点此搜书

唐代文人禅诗研究
  • 作 者:张锦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2265
  • 标注页数:296 页
  • PDF页数:3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9 ≥2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唐代文人禅诗概述 18

第一节 唐代禅宗发展概况 18

一 禅宗的起源 19

二 唐代禅宗兴盛的原因 22

三 唐代禅宗发展的概况 31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界定 35

一 唐代的文人 35

二 禅诗的界定 42

第二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分类 46

第一节 禅理诗 46

一 直陈禅理 47

二 间接言理 49

第二节 禅言诗 53

一 色空 53

二 寂灭 55

三 佛乘 57

四 无生 60

五 世界 62

第三节 禅意诗 65

一 日常生活显禅意 66

二 山水自然显禅意 69

第三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典型意象 73

第一节 心猿化禅境——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猿 74

一 心灵的显化 74

二 禅境的外化 80

三 佛禅的意蕴 83

第二节 禅莲悟禅思——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莲 85

一 清洁无染之本性 87

二 诗意栖居乐土的建构 91

三 诗境的构成 97

第三节 琴乐映禅心——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琴 101

一 文学中的琴到佛禅中的琴 102

二 琴与禅的共通性 107

三 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琴蕴 110

第四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 124

第一节 “意境”梳理 124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 128

一 冲淡自然 128

二 空灵闲静 132

三 含蓄蕴藉 139

第五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美感特质 147

第一节 悟性思维 147

一 悟性思维简论 148

二 悟性思维的本质 151

三 悟性思维与唐代文人禅诗 152

第二节 直觉观照 157

一 直觉观照与禅宗 157

二 禅宗直觉观照对唐代文人观物方式的影响 161

三 禅宗直觉观照与唐代文人禅诗 166

第三节 圆融禅境 171

一 圆融与佛教 171

二 圆融与禅宗 173

三 唐代文人禅诗的圆融禅境 176

第六章 禅宗哲学视域下的唐代文人禅诗 186

第一节 禅宗“空”视域下的唐代文人禅诗 186

一 禅宗“空”的特质 186

二 禅宗“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191

第二节 禅宗心性论与唐代文人禅诗 210

一 禅宗心性论要旨 210

二 禅宗心性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 216

三 禅宗心性论与唐代文人禅诗的互动 224

第七章 唐代文人禅诗对禅宗主要典籍的接受 230

第一节 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接受 231

一 《金刚经》概况 231

二 禅宗与《金刚经》 233

三 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接受 234

四 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升华 247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对《法华经》的接受 253

一 《法华经》概况 253

二 禅宗与《法华经》 254

三 唐代文人禅诗对《法华经》的接受 255

结语 273

参考文献 276

后记 29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