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研究
  • 作 者:吴岳翔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711221
  • 标注页数:150 页
  • PDF页数:16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0 ≥15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民事检察建议概述 3

一、检察建议的概念 3

(一)文意说 3

(二)服务说 4

(三)综合说 5

二、民事检察建议的概念 6

三、民事检察建议的性质 7

(一)权力说 7

(二)非权力说 8

(三)二元说 8

四、民事检察建议的分类 11

(一)依启动方式为标准 11

(二)依适用对象为标准 12

五、民事检察建议在《民事诉讼法》中的新型创设 13

(一)民事检察监督原则 15

(二)依职权启动型再审检察建议 18

(三)依申请启动型再审检察建议 22

(四)纠正违法行为检察建议 26

(五)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28

六、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立法技术 31

(一)立法语言 31

(二)立法体例 32

第二章 民事检察建议在检察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35

一、民事检察监督方式的体系构成 36

二、民事检察建议与诉讼型检察监督方式的比较 38

(一)民事抗诉的基本原理 38

(二)民事检察建议与抗诉的关联 47

三、民事检察建议与其他非讼型检察监督方式的比较 55

(一)非讼型检察监督方式的构成 55

(二)民事检察建议与检察意见的比较 56

(三)民事检察建议与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比较 57

第三章 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 58

一、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阶段 58

(一)纠正违法行为检察建议的适用阶段 59

(二)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阶段 63

(三)执行检察建议的适用阶段 66

二、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级别 67

(一)民事检察建议“同级错误,同级建议,同级纠正”的主体级别运行模式 67

(二)民事检察建议与抗诉在选择竞合下的主体级别差异 71

三、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对象 72

(一)纠正违法行为检察建议的适用对象 72

(二)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对象 74

(三)执行检察建议的适用对象 79

四、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事由 79

(一)纠正违法行为检察建议的适用事由 80

(二)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事由 85

(三)执行检察建议的适用事由 92

(四)纠正违法行为检察建议和再审检察建议适用事由的竞合 96

第四章 民事检察建议的制发与形成 98

一、民事检察建议的启动 98

(一)民事检察建议与其他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竞合 98

(二)启动的可选择性 102

(三)启动的信息来源 103

(四)启动的方式 106

二、民事检察建议的制发 111

(一)批准与决定 111

(二)备案与抄送 113

(三)对外发送 114

(四)撤回 114

三、民事检察建议制发中的调查核实 115

(一)调查核实的任务 116

(二)调查核实的客体 117

(三)调查核实的手段和方法 120

(四)检察证据的效力 123

四、民事检察建议的表达形式 124

(一)民事检察建议应以书面形式为主,口头形式为辅 124

(二)检察建议书的格式范本 125

(三)检察建议案件卷宗的规范与归档保存 128

第五章 民事检察建议的效力与救济 130

一、民事检察建议的多层次复合性法律效力 130

(一)效力基础:审判权与法律监督权在司法体系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130

(二)民事检察建议的程序性“刚柔兼济”属性 131

(三)民事检察建议的效力层次与效力强度 133

二、人民法院对民事检察建议采纳后的实施 140

(一)人民法院对纠正违法行为检察建议采纳后的实施 140

(二)人民法院对再审检察建议采纳后的实施 141

(三)人民法院对执行检察建议采纳后的实施 144

三、对民事检察建议的争议解决与救济 144

(一)复议 145

(二)更正 146

(三)撤销 146

(四)异议 147

四、对民事检察建议实施质量的监督评查与考核奖惩 147

(一)人民检察院的考核与奖惩机制 148

(二)人民法院的考核与奖惩机制 148

五、检察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案件沟通机制 148

(一)日常交流学习 149

(二)个案中的积极合作 149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