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服务业发展  结构变迁、增长绩效与路径选择
  • 作 者:郑江淮,陈英武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4179538
  • 标注页数:447 页
  • PDF页数:46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1 ≥44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篇 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发展 3

第1章 服务业发展趋势:收敛性与异质性 3

第1节 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收敛性 3

第2节 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收敛的典型事实 9

第3节 各国服务业发展路径:异质性 14

第4节 服务业发展异质性:来自“金砖四国”的比较 34

第5节 结论与政策思路 53

第2章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背离” 58

第1节 引言 58

第2节 简要的文献回顾 60

第3节 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背离之谜”界定:一个概念性模型 64

第4节 经验性事实:OECD经验与以长三角城市数据为例 67

第5节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假说:经济活动密度因素 69

第6节 变量设定与统计特征 73

第7节 计量检验 76

第8节 结论性述评 82

第3章 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与解析 87

第1节 问题提出 87

第2节 “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交替呈现的理论分析 89

第3节 数理模型分析 93

第4节 实证数据论证 97

第5节 结论与启示 104

第4章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异质性与路径选择——基于“金砖四国”比较视角的分析 108

第1节 引言 108

第2节 服务业发展的异质性:理论分析 109

第3节 “金砖四国”服务业发展的异质性:经验事实 111

第4节 转型差异、增长模式依赖与服务业异质性 117

第5节 对中国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 121

第2篇 产业分工与服务业发展 125

第5章 产业关联、二元就业与服务要素流动:中国的实证分析 125

第1节 引言 125

第2节 中国的二元就业结构与服务业要素流动 129

第3节 实证检验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构造方法与数据说明 132

第4节 实证检验的方法与回归结果分析 134

第5节 模型的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与稳健性检验及其预测 144

第6节 主要的结论与政策性含义 146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 149

第1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149

第2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演化规律 153

第3节 生产性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用的理论基础 157

第4节 生产性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基础 161

第5节 结论 170

第7章 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是否合理——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实证分析 173

第1节 引言 173

第2节 服务业结构变迁合理性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分析 175

第3节 中国三大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地区差异:1998~2008年 178

第4节 服务业结构变迁与三大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关系实证检验 183

第5节 主要的结论与政策性含义 189

第8章 国际产业转移与东道国产业增长:基于中国服务业的经验数据 192

第1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化机制 193

第2节 动态演化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94

第3节 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SWOT分析 200

第4节 国际产业转移下的服务业增长测算 206

第5节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27

第3篇 空间集聚与服务业发展 235

第9章 城市等级与服务业发展——基于份额—偏离分析法 235

第1节 引言 235

第2节 模型与数据 236

第3节 份额—偏离结果与解释 239

第4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245

第10章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究——基于21个城市的分析 248

第1节 引言 248

第2节 相关文献回顾 249

第3节 中国城市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度测算及特征 252

第4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257

第11章 信息不对称、城市声誉与生产者服务的区位选择 260

第1节 对于生产者服务业选址规律认识的演进 261

第2节 生产者服务交易的信息不对称 263

第3节 生产者服务的层级特征及其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264

第4节 空间交易成本假说与生产者服务交易及选址的变迁 265

第5节 城市声誉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268

第6节 结论 272

第12章 空间集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改进——以长三角为例 276

第1节 引言 276

第2节 模型构建 278

第3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286

第4节 结论及政策含义 296

第4篇 生产率增长与服务业的发展 301

第13章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 301

第1节 引言 302

第2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因:传统理论解释 303

第3节 理论模型分析 305

第4节 命题假设提出 307

第5节 中国生产率结构红利的实证分析 308

第6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322

第14章 部门生产率收敛: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328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328

第2节 理论模型 331

第3节 参数校准、数值模拟和中国部门生产率收敛特征 335

第4节 中国部门生产率收敛特征与国际经验背离的原因 338

第5节 实证检验及分析 341

第6节 结论及启示 347

第15章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服务业成本病 352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352

第2节 理论框架基础与现实背景 354

第3节 理论模型 359

第4节 实证分析 367

第5节 简要结论及启示 379

第16章 企业家要素配置、技术吸收与服务业产出差异实证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的pool数据分析 384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384

第2节 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 386

第3节 企业家要素配置、技术吸收与服务业产出模型 388

第4节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产出效率的实证检验:1980~2008年 391

第5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含义 397

第17章 城市化进程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400

第1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400

第2节 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的互动机制——理论上的影响机制 401

第3节 指标选取 402

第4节 实证分析 403

第5节 政策建议 411

第5篇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17

第18章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路径——以江苏为例 417

第1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 418

第2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来源和发展路径 419

第3节 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低水平—低层次均衡”表现 420

第4节 提升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424

第5节 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28

第19章 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制造业经济转型升级 432

第1节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作用 432

第2节 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与主要措施 435

第3节 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与问题 438

第4节 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442

后记 446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