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巍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20100786
- 标注页数:393 页
- PDF页数:41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5 ≥39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0.1 计量经济史的内涵 1
0.2 计量经济史与传统经济史的主要区别 2
0.3 计量经济史学科开创与传入中国 4
0.4 计量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学术价值 7
上编:研究方法 17
1 前提假设 17
1.1 上位前提假设——宏观经济态势 19
1.2 下位前提假设——制度安排和其他市场条件 51
1.3 技术性假设——分析过程中的简化手段 56
2 逻辑推理 60
2.1 逻辑思路的形成——分析工具的选择与修正 61
2.2 常用的逻辑推理方式 67
3 实证检验 80
3.1 计量经济史与计量经济学 80
3.2 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数量模型 83
3.3 数量分析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97
4 计量经济史文献范式简介 100
4.1 正标题与副标题 100
4.2 作者姓名和所属机构名称 100
4.3 内容提要 101
4.4 关键词 101
4.5 正文 101
4.6 注释 103
4.7 参考文献 103
4.8 英文题目、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104
4.9 作者简介 104
5 计量经济史研究者的学术定位——“研究链”刍议 105
5.1 经济史“研究链”上游环节——数据和故事的发掘整理 106
5.2 经济史“研究链”中游环节——解释经济现象和探讨逻辑关系 119
5.3 经济史“研究链”下游环节——补充、修正或发现经济学理论 124
5.4 总结 130
下编:研究案例 135
6 文献评介与学术商榷 135
6.1 1996年以来中国近代计量经济史研究评述 135
6.2 供给约束下中国的汇率、贸易收支与复本位制(1870~1900年) 169
6.3 近代中国GDP估算理念、方法与功用 193
7 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 212
7.1 近代化起步以来中国经济态势初探 212
7.2 资本品短缺、货币紧缩与中国总产出下降 240
7.3 1979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 264
8 外国经济史专题研究 287
8.1 美国经济波动中的进口贸易研究——近百年历史经验分析 287
8.2 美国大萧条的逻辑起点:收入分配不公(1919~1929年) 300
9 经济学理论探索 327
9.1 对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学说的质疑——基于美国大萧条的经验 327
9.2 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供给约束与国家虚无 349
9.3 IS-LM模型的必备前提:有效需求小于潜在需求——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逻辑分析 367
主要参考文献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