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知识产权国际法治问题研究
  • 作 者:杨健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9701050
  • 标注页数:308 页
  • PDF页数:31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8 ≥3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写作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5

三、研究思路、预期创新与难点 11

四、主要研究方法 13

第一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合法性危机论辩 15

一、知识产权的全球扩张 15

(一)知识产权扩张的表征 15

(二)从知识产权到知识霸权 20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合法性危机问题的缘起 24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合法性危机的提出 24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合法性危机之辩驳 30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34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理论 34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正当性价值之追问 41

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44

(一)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理性分析 44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合理性不足与合理性期待 49

五、本章小结 52

第二章 知识产权国际法治基本理论探讨 54

一、法治与国际法治略论 54

(一)法治的界定与学说的厘清 54

(二)国际法治的内涵与解读 59

二、知识产权法治的表现及其发展 67

(一)知识产权法治及其主要表现——以TRIPs实施为视角 67

(二)知识产权区域法治及其发展——以欧盟法治为主要考察线索 70

三、知识产权国际法治内涵与表现 75

(一)知识产权国际法治概念的提出 75

(二)知识产权国际法治内涵的展开 80

四、本章小结 88

第三章 知识产权国际法治的现实考量 89

一、知识产权国际法治现实的宏观考量 89

二、基因遗传资源国际保护的现实考量 94

(一)基因遗传资源国际保护规则及其形成 94

(二)基因遗传资源国际保护规则普适性考察 100

(三)基因遗传资源国际保护规则合理性体现 102

(四)基因遗传资源国际保护的解决原则与机制 104

三、传统知识国际保护的现实考量 107

(一)传统知识国际保护规则及其形成 107

(二)传统知识国际保护面临的挑战 111

(三)传统知识国际保护的解决原则与机制 115

四、文化多样性国际保护的现实考量 118

(一)文化多样性及其国际保护规则评析 118

(二)文化多样性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协调 121

五、本章小结 128

第四章 知识产权国际法治的路径选择 132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困境分析 132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困境的追问 132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困境的归结 137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改革与现实努力 140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40

(二)后TRIPs时代改革的努力与尝试 143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挑战及反思 148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固有性难题 148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深层次思辨 151

四、知识产权国际法治的完善路径 155

(一)修订不合时宜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 156

(二)积极参与、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遵守规则 158

(三)重视主体多元化、关注TRIPs以外领域 160

(四)把握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合理界限 163

(五)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标准 166

五、本章小结 168

第五章 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变革下的中国立场 170

一、知识产权国际法治的制约因素与历史背景 170

(一)知识产权国际法治制约因素的语境分析 170

(二)知识产权国际法治历史背景的概括考量 173

二、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发展动向与趋势——对发展中国家及LDCs的影响 175

(一)发达国家策略的演变及发展中国家和LDCs的应对 175

(二)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发展的最新动向及影响 178

三、知识产权国际法治的中国立场及路径选择 185

(一)表明坚持的原则与态度,重视中国的大国作用 185

(二)关注发展变化、重视知识创新、积极协调应对 187

(三)利用国际保护标准,设定我国具体的标准体系 190

(四)重视特定领域的优势资源,落实战略,促进国际协调 192

(五)顺应变革大趋势,加强中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跟进 195

四、本章小结 197

结论 200

附录 TPP知识产权部分中文版本 207

参考文献 276

后记 30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