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协作式民事取证规则制度化研究
  • 作 者:吴如巧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2076216
  • 标注页数:241 页
  • PDF页数:2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2 ≥2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协作式民事取证规则概述:概念、理论基础、目的及其价值 3

一、基本概念 3

二、理论基础 4

三、目的 8

四、价值 10

第二章 协作式民事取证主体与对象的作用及其地位确定 14

一、取证主体与对象的确定 14

二、各取证主体在取证程序中的地位与作用 17

三、协作语境下取证主体与对象间的关系定位 22

第三章 两大法系民事取证规则的制度规定与具体实践 33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与实践 33

二、大陆法系国家与地区的规定与实践 41

第四章 两大法系民事取证规则的差异性与趋同性及其成因分析 64

一、差异性与趋同性 64

二、成因 72

第五章 我国当代民事取证规则的历史演变 81

一、法官(法院)职权取证的垄断及其弱化 81

二、对当事人取证权利的重视及其体现 85

第六章 我国当前民事取证规则的运作现状及其成因 89

一、运作现状 89

二、成因 95

第七章 我国未来民事诉讼取证模式的选择 103

一、民事诉讼取证模式及其意义 103

二、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民事诉讼取证模式的选择 105

三、协作式民事诉讼取证模式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109

第八章 我国协作式民事取证规则制度化的具体构建 115

一、书证提出规则 117

二、法院勘验规则 125

三、鉴定规则 130

四、当事人陈述规则 138

五、证人作证规则 144

六、证据保全规则 157

七、其他取证规则 164

第九章 取证妨害之预防:证明妨害理论及其扩展 172

一、证明妨害理论的内涵、法理依据及功能 172

二、证明妨害理论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及评价 177

三、证明妨害理论的主体扩展 181

四、证明妨害行为罚则体系的构建 184

结语 198

附录:江苏省律师电子证据的固定采集与展示业务操作指引 200

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3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