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朱振武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4861284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引言“聊斋先生”及其《聊斋志异》 1
上篇 3
第一章 《聊斋志异》创作的心理机制 3
第一节 自娱娱人的心理 6
第二节 苦闷不平的心理 18
第三节 潜隐难言的心理 27
第二章 《聊斋志异》创作的隐性题材 45
第一节 文人小说题材的继承 46
第二节 市人小说题材的吸收 53
第三节 民间文学题材的采集 63
第三章 《聊斋志异》创作的美学范式 71
第一节 文人小说写作手法的发展 71
第二节 市人小说写作手法的借鉴 78
第三节 结构小说新手法的创造 88
结语 98
下篇 103
第四章 中国《聊斋志异》比较研究 103
第一节 新时期文论主导下的比较研究 105
第二节 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并举 109
第三节 日趋多元化的比较研究 114
第五章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之旅 122
第一节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百年传播 123
第二节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回眸 146
第三节 《聊斋志异》翟里斯英译本的误读与接受 159
结语 180
主要参考文献 182
附录 作者发表的其他相关研究论文 194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194
《聊斋志异》的创作心理论略 206
中国通俗小说批评的四次勃兴 230
论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通俗小说批评的美学特色 253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