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新诗(1917-1949) 接受史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新诗(1917-1949)  接受史研究
  • 作 者:方长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6199695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第一节 传播、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生成 1

第二节 传播与中国新诗现代性发生 7

第三节 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经典化 13

第一章 选本和文学史著中的胡适新诗及形象塑造 22

第一节 选本视野中的《尝试集》 22

第二节 文学史著中的胡适新诗与形象 41

第二章 郭沫若接受史与白话自由体新诗合法性 67

第一节 接受史与形象生成 67

第二节 《女神》出场及其经典化 96

第三节 选本与《凤凰涅槃》沉浮 105

第三章 闻一多新诗接受史与形象塑造 122

第一节 《红烛》《死水》接受史及其逻辑 123

第二节 文学史著对闻一多形象的塑造 138

第四章 政治和诗学话语中的徐志摩与经典塑造 150

第一节 话语冲突中徐志摩诗人形象嬗变史 150

第二节 选本与《再别康桥》的经典化 166

第五章 李金发接受史与现代主义审美意识生成 182

第一节 萌动、营造与初叙 182

第二节 培育、渲染与言说 192

第三节 质疑中展示与阐发 209

第四节 压制与苏醒 217

第五节 彰显与内化 234

第六章 戴望舒诗歌接受史和《雨巷》的经典化 247

第一节 戴望舒诗歌接受史 247

第二节 选本与《雨巷》的经典化 257

第七章 卞之琳诗歌接受史和《断章》的经典化 271

第一节 卞之琳诗歌接受史 271

第二节 选本与《断章》的经典化 280

第八章 政治、诗学与何其芳诗歌接受史 291

第一节 语境更替与接受流变 292

第二节 选本与“何其芳现象” 308

第九章 政治与诗学对话中七月派诗歌接受史 327

第一节 七月派诗歌接受史综论 327

第二节 读者视野中的艾青形象 342

第三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经典化 353

第十章 语境、读者与冯至诗歌命运 364

第一节 冯至诗歌的传播接受历程 364

第二节 读者批评与冯至诗歌创作关系 379

第三节 《十四行集》走向“经典”之路 385

第四节 冯至及其诗歌命运沉浮因由 397

第十一章 诗学和政治空间中的“中国新诗派” 402

第一节 “九叶派”到“中国新诗派”命名更替 402

第二节 选本与穆旦诗歌经典化 415

第三节 语境更替与穆旦的沉浮 431

第十二章 选、评与新诗发展建构——以《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为个案的考察 441

第一节 选评原则 442

第二节 编选体例 445

第三节 编评取向 448

第四节 新诗发展观 452

第十三章 百年新诗接受与经典化反思 458

第一节 批评与文本意义揭示 458

第二节 选本与诗人诗作遴选 463

第三节 文学史著与诗人诗作定位 470

第四节 三重向度之关系 476

第五节 新诗经典化反思 479

主要参考文献 485

索引 514

后记 524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