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华夷之间  秦汉时期族群的身份与认同
  • 作 者:朱圣明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1565438
  • 标注页数:352 页
  • PDF页数:3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2 ≥3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现实与思想:再论春秋“华夷之辨” 29

第一节 现实与思想:“华夷之辨”的断裂 31

第二节 思想的细部:“华夷互变”的过程 37

第三节 现实的复杂:“华夷之间”的存在 44

第二章 传统与新变:再论秦汉“华夷之辨”” 51

第一节 思想与现实的互动:“华夷之辨”的表现形态 52

第二节 有“意义”的塞徼:“华夷边界”的客观存在 57

第三节 历史记忆、人群结构与政治格局:“华”、“夷”双重身份 63

第四节 并存与交织:“华”、“夷”区分的多样化 71

第五节 时代迁移与话语转换:“华夷互变”的困境 78

第三章 有层次的“天下”与有差别的“政区” 84

第一节 由两起争论说开去 85

第二节 有层次的“天下” 91

第三节 有差别的“政区” 99

第四章 三种“故事”:汉与匈奴的抉择 107

第一节 三个单于和三种“故事” 108

第二节 “故事”的更改与选择 113

第三节 “故事”对汉匈关系的影响 117

第四节 “故事”与刘汉政权的建立 121

第五章 汉代羌人的社会政治组织与族群认同 127

第一节 何谓“羌”?“羌”之抉择? 130

第二节 汉代羌人的分散与聚合 147

第三节 三种社会政治组织的产生、存在、发展与羌人族群认同的特点 157

第四节 华夏西缘的“羌人”现象与模式 170

第六章 南越由“蛮夷”向“半蛮夷”的身份转变及认同变迁 178

第一节 赵佗的人群与地域分类观点 178

第二节 作为工具的两种认同资源 188

第三节 两种认同的对抗与南越的灭亡 194

第七章 汉代西南夷地区的人群划分与认同建构 202

第一节 “西南夷”、“徼外蛮夷”与“郡夷” 204

第二节 “徼外夷”与“汉人”:徼内外的“夷”、“汉”之分 211

第三节 徼内的“夷汉”、“民夷”与“夷民” 219

第四节 徼内郡夷:身份抉择与认同建构 225

第八章 从秦蜀到晋蜀:时代变迁下的蜀人身份转变及认同危机 232

第一节 渐次华化:蜀地及蜀人由夷变夏的轨迹探讨 233

第二节 蜀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及解除方式 251

第九章 汉代“边民”的族群身份与身份焦虑 264

第一节 “边郡”的地域身份 266

第二节 “边民”的族群身份 273

第三节 “边民”的身份焦虑 281

第四节 “边民”族群身份的再造 292

第十章 两汉“保塞蛮夷”及其认同抉择 302

第一节 汉代“保塞”的含义与方式 303

第二节 汉代“保塞蛮夷”的特点及“保塞”方式 309

第三节 “保塞蛮夷”的政治地位及管理模式 317

第四节 “保塞蛮夷”的族群及政治认同 321

结语 326

参考文献 330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