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朱珍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417565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第一章 国有资本财政研究的理论基础 18
第一节 产权理论 18
第二节 委托代理与激励理论 20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23
第四节 博弈理论 25
第五节 软预算约束理论 27
第二章 国有资本财政的相关范畴界定 29
第一节 财政:内涵与职能 29
第二节 公共财政:内涵与特征 32
第三节 国有资本财政:内涵与特征 34
第四节 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的关系 37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公营经济的探索与实践(1921~1949) 40
第一节 建党初期公营经济思想的萌芽(1921~1927) 40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公营经济的产生(1927~1937) 41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公营经济的发展(1937~1945) 45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公营经济的壮大和国营经济的建立(1945~1949) 50
第五节 地位评析:为社会主义财政奠定基础 53
第四章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资本财政的隐性化阶段(1949~1978) 56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税利的分别征收与统一使用(1949~1952) 57
第二节 “一五”计划时期:奖励基金和超计划利润分成制(1953~1957) 59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利润留成制与“税利合一”试点(1958~1960) 63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企业奖金制(1961~1965) 66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统收统支模式(1966~1976) 70
第六节 两年徘徊期: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恢复性调整(1977~1978) 72
第七节 历史特征:国有资本财政的隐性化 73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本财政的显性化阶段(1978年至今) 76
第一节 企业基金制转向利润留成制(1978~1982) 76
第二节 两步“利改税”(1983~1985) 80
第三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1986~1993) 82
第四节 分税制背景下的税利分流(1994~2006) 87
第五节 重建国企红利上缴制度下的税利分流(2007年至今) 89
第六节 国有资本财政论的正式提出及其争议 91
第七节 历史特征:国有资本财政的显性化 94
第六章 国有资本财政的收支现况与绩效评价 96
第一节 国有资本财政的收入来源 97
第二节 国有资本财政的支出方向 104
第三节 现行国有资本财政收支制度的绩效评价 113
第四节 造成欠合理的国有资本财政收支制度的原因 131
第七章 国有资本财政面临的挑战 134
第一节 根本挑战:何以保证国有资本财政的民生性支出 135
第二节 宏观挑战:何以保证政府双重身份的有效分开 138
第三节 中观挑战:何以保证国资部门执行政策的客观性 140
第四节 微观挑战:何以保证国企如实如期上缴国有资本收益 142
第八章 公共财政:国有资本财政的现实旨归 144
第一节 公共财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财政模式 144
第二节 国有资本财政:内嵌于双元结构财政的过渡模式 147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将强化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 151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下政府转型将深化政府社会管理者的属性 153
第九章 实现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耦合的制度前瞻 157
第一节 建立国有资本财政的刚性收入机制 157
第二节 突出国有资本财政支出的公共属性 161
第三节 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互补衔接 163
第四节 健全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耦合的配套制度 166
第十章 结论 171
参考文献 174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