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作 者:傅元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109208
  • 标注页数:252 页
  • PDF页数:26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篇 外资溢出效应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9

第一章 外资溢出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9

第一节 引言 9

第二节 外资溢出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阈值模型 12

第三节 实证检验 14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解释 19

第五节 政策启示 23

第二章 外资溢出对旅游服务出口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中国区域动态面板的研究 25

第一节 引言 25

第二节 文献评述 26

第三节 外资溢出影响旅游服务出口的理论分析 27

第四节 中国利用FDI和旅游服务出口现状的简要描述 29

第五节 基本计量模型 31

第六节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3

第七节 结论及对策 39

第二篇 外资技术溢出的路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3

第三章 生产本地化程度测度的外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43

第一节 引言 43

第二节 文献回顾 44

第三节 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程度测度溢出效应的特征分析 46

第四节 影响因素与变量的选择 50

第五节 计量模型 53

第六节 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56

第七节 主要结论与对策 63

第四章 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与经济增长集约化——基于区域动态面板的检验 66

第一节 引言 66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 70

第三节 变量测度、数据及估计方法 73

第四节 检验结果及解释 77

第五节 主要结论与建议 80

第五章 模仿效应、非模仿效应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动态面板的检验 81

第一节 引言 8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82

第三节 理论分析 84

第四节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87

第五节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91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99

第三篇 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03

第六章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经验分析 103

第一节 引言 103

第二节 研究评述 105

第三节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用辨析 108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经验分析模型 111

第五节 估计结果及分析 118

第六节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24

第七章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的经验分析 126

第一节 引言 126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127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结构变迁的时间特征及空间特征 131

第四节 技术进步影响制造业结构变迁的阐释 136

第五节 实证检验及结果 140

第六节 简要总结及建议 152

第八章 不同技术引进方式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154

第一节 引言 154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55

第三节 机理分析 158

第四节 研究框架 161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163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167

第四篇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 171

第九章 知识产权、人力资本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就业流动约束的检验 171

第一节 引言 171

第二节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173

第三节 数据说明、研究方法与检验步骤 177

第四节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78

第五节 结论与对策 185

第十章 中国外资企业R&D投资水平的决定因素 18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87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 189

第三节 影响中国外资企业研发水平因素的理论分析 192

第四节 模型、变量和数据说明 196

第五节 模型的修正及经验分析 199

第六节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204

第十一章 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206

第一节 引言 206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 208

第三节 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的理论阐释 211

第四节 实证模型及变量的测度 217

第五节 实证检验及结果 222

第六节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227

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5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