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褚春元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6413420
- 标注页数:298 页
- PDF页数:31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1 ≥2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主要研究对象及范围 1
二、两周礼乐文化及其与象征性艺术精神研究综述 6
三、两周礼乐文化的文献典籍和出土文物概述 16
四、主要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22
第一章 先秦礼乐文化概说 27
第一节 多元互促——先秦礼乐文化的起源 27
第二节 从娱神、敬鬼到治人国——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 42
第三节 尚声与乐治——殷商以乐为治的礼乐文化 61
第四节 宗法制与制礼作乐——周代礼乐文化的鼎盛 68
第二章 从祭祀到象征——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艺术精神之形成 86
第一节 关于象征及象征性艺术精神 86
第二节 祭祀——两周礼乐文化的核心 96
第三节 “佩玉”与“尸”——两周礼乐文化的典型象征 110
第四节 两周礼乐文化与象征性艺术精神之关系 124
第三章 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艺术之表现 134
第一节 从写实到象征——史前艺术到“三代”艺术的流变 134
第二节 “乐者,德之华也”——两周礼乐文化中的乐舞艺术的象征 151
第三节 “问鼎”与饕餮——两周礼乐文化中的青铜艺术的象征 175
第四节 比兴与“赋诗言志”——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诗歌艺术的象征 203
第四章 象征艺术观——先秦儒家对象征性艺术精神的承传 223
第一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先秦儒家象征思维观 223
第二节 “舞意天道兼”——先秦儒家象征艺术观 240
第五章 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艺术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253
第一节 劝谕诗、玄理赋——汉代诗赋艺术的象征 253
第二节 玄言诗、哲理诗——魏晋文学艺术的象征 271
结束语 282
主要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