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林庆彰主编;杨济襄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862544532
- 标注页数:271 页
- PDF页数:28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9 ≥2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方向的揀择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争议 6
第三节 研究论题的价值 32
一、「道统观念」影响当代学者对汉代儒学之成见 33
二、「阴阳气化观」影响当代学者对汉代儒学之评价 36
三、以「文化反省」开创经学研究之新视野 40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运用 50
一、《春秋繁露》成书之检讨 51
二、「贤良对策」资料之检讨 62
三、现存董仲舒其他著作之检视 63
第二章 董仲舒春秋学与《春秋》经、传之关系 65
第一节 董仲舒春秋学在「春秋学史」之定位 66
第二节 董仲舒春秋学内容与《春秋》三传之异同 82
一、三传看法各异,而董氏所论与《公羊传》相合 82
二、董仲舒对《春秋》经、传的看法 95
三、董仲舒春秋学之文献未见于《公羊传》者 103
第三节 董仲舒春秋学内容对《公羊传》之补充 128
一、十二世三等与《公羊传》之「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128
二、以「贵微重始,见悖乱之徵」诠释《公羊传》所言之「灾」、「异」 130
三、《春秋》以「王者受命,作科以奉天地」,故谓「王正月」 135
四、《春秋》爵等,商夏质文 138
五、「祀周公用白牡」乃「报德之礼」 138
六、《春秋》之于昏礼,达阳不达阴 139
七、《春秋》善「宋襄公不厄人」,以变习俗、成王化 141
八、臧孙辰请糴,乃「庄公使为」 142
九、「邾娄人、牟人、葛人」因「天王崩而相朝聘」,故诛为「夷狄」 142
十、吴子变而反道,乃爵而不殊 143
十一、「以德为序」,鲁君在是,亦有所「避」 146
十二、「灭同姓」书「绝」,贱其本祖而忘先 151
第四节 结语 153
第三章 董仲舒春秋学的方法论 159
第一节 董仲舒春秋学之思维方式 164
一、「比兴」的思维方式 165
二、「二端」的思维方式 179
三、「相对辨证」的思维方式 182
四、「伦理秩序」的思维方式 185
五、「致用」的思维方式 191
第二节 董仲舒春秋学之解经方法 193
一、以「比」贯「类」,属「事」见「义」 194
二、览其绪以发其端 209
三、「操之与在经无异」者,屠其赘 214
四、穷其端而视其故,见所以然 217
第三节 董仲舒对《春秋》书写方式之阐释 221
一、对《春秋》书写用词之认识 222
二、《春秋》有常辞,无达辞 231
三、对《春秋》「微言」的阐释 243
下册 273
第四章 董仲舒春秋学对《春秋》义法之诠释 273
第一节 董仲舒春秋学义法总论 275
一、《春秋》义法之学,首重「道往以明来」 275
二、《春秋》义法「遂人道之极」,人道浃而王道备 277
三、《春秋》义法的「科」与「旨」 278
四、《春秋》的「文」与「质」:文辞与义法 284
第二节 《春秋》义法彰举道德行为的实践 287
一、《春秋》为「仁义法」 287
二、正其道不谋其利,明其理不急其功 296
三、《春秋》贤义得众为大安 301
四、「仁道」较君臣序让为贵 304
五、《春秋》灾异记事之义:修身审己、明善心以反道 308
第三节 《春秋》义法与政治理念 309
一、以「贵元」架构政治典范 309
二、「尊尊」与「存郊」 315
三、德等则亲亲:「正己」与「安人」的双重意涵 322
四、《春秋》敬贤重民,任德不任刑 334
五、以「正己之义」除细故之患,以「安人之仁」绝乱塞害于未然 343
六、《春秋》尊礼重信以成王化 349
第四节 以《春秋》「大一统」论礼制 352
一、《公羊传》「大一统」之义 352
二、礼制作科,才能完成汉世之「大一统」 353
三、汉世改制之必要 357
四、董仲舒「三统」礼制之内容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