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教学生活新论  基于过程哲学的视角
  • 作 者:魏善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20303381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6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6 ≥3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论 1

一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

(一)由现代性发展带来对人的生存方式及教育的存在样态的反思 1

(二)对基于两极思维带来的现代教育教学的弊端的反思 6

(三)素质教育及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7

(四)中外思想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过程思想的启发 11

(五)研究的意义 13

二 已有研究述评 15

(一)关于过程思想的研究 19

(二)过程哲学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23

(三)有关教学生活的研究 31

(四)研究的愿景 37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9

(一)研究思路 39

(二)研究方法 40

第一章 以过程哲学的理路考量教学生活 43

一 过程哲学思维品质探析 44

(一)过程的语义发展及过程哲学思想内涵解释 44

(二)过程哲学对现代生活各领域的观照 52

二 教学生活的实践省察及反思 64

(一)真实的片断——现实教学生活的实践考察 65

(二)现实教学生活本质上是一种机械生活 73

三 一种过程哲学视域(有机)的教学生活 80

(一)生活的内涵及其意义 80

(二)教学作为一种生活 82

(三)过程哲学视域中教学生活的意蕴 92

第二章 节奏与联系:过程哲学视域中的师生成长 106

一 师生成长的实质:过程性与节奏性的统一 107

(一)个体生命成长根本样态之“过程性” 108

(二)教学生活中师生成长之“节奏性” 117

二 师生成长的机制:自组织系统的自我救赎 134

(一)自组织理论与教学生活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134

(二)自组织机制下的师生自我成长 143

三 师生共同体的阐释:“联结”与“创造”的统一 153

(一)相互摄入:“共同体”的“联结” 154

(二)由“一”而“多”,由“多”而“一”:在分离与合生中实现创造性发展 161

第三章 过程与整合:过程哲学视域中的课程建构 166

一 “过程·整合”课程范式建构之缘与源 166

(一)课程范式转型之缘由 167

(二)“过程·整合”课程范式思想探源 168

二 “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理念逻辑 171

(一)过程:课程呈现的本质属性 171

(二)关系:课程思维的向度 181

(三)整合:课程实施的实践诉求 185

三 “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价值诉求 188

(一)以审美和谐为价值追求 189

(二)以创造性转换为价值标尺 190

(三)以“全人教育”为价值信仰 192

四 “过程·整合”课程实施方略 196

(一)“过程·整合”课程实施的分析框架 197

(二)“过程·整合”课程实施原则 207

(三)“过程·整合”课程运作模式建构 220

第四章 交互与连续: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环境建构 226

一 本体论教学环境释义 227

(一)教学环境研究的现状 227

(二)相关概念辨析 230

(三)教学环境相关研究的反思 234

二 交互与连续: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环境内涵解析 239

(一)感官和身体状况——作为“身体性”存在的教学环境 240

(二)“共同体”——作为“关系”的教学环境 243

(三)课程知识——作为“连续性经验”存在的教学环境 247

(四)学校(班级)、家庭、社会(社区)及自然——构建“生态整合”的教学环境 254

三 过程哲学视域中教学环境的特征及价值意蕴 259

(一)过程哲学视域中教学环境的特征 260

(二)过程哲学视域中教学环境的价值意蕴 268

第五章 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图景:事件的连接 278

一 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事件”的概念与本真 280

(一)物、事物、事、事件 280

(二)教学生活中“事件”的本真 282

二 过程哲学视域中教学生活的“事件”的类型 286

(一)学习事件与教学事件 286

(二)话语事件与文本(课程)事件 288

(三)关键事件与普适事件 290

(四)偶发事件与常态事件 294

三 “事件”的连接: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重建 297

(一)“实体思维”:肢解教学生活的有机生命性 297

(二)“事件思维”:教学生活范式的转型 304

结语 在过程中改善教学生活 326

参考文献 332

后记 350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