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农作物种植空间适宜性分析研究
  • 作 者:何英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1622747
  • 标注页数:188 页
  • PDF页数:22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9 ≥18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含义 2

(一)土地的含义 2

(二)土地的分类 2

(三)农用地的含义 4

(四)农用地适宜性含义 5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进展 8

(一)国外现代土地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8

(二)国内土地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15

第三节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评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22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6

第一节 农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基础 26

第二节 农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29

(一)选取评价因子的原则 29

(二)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层次分析法 30

(三)FAO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32

(四)IAO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改进方法 34

(五)作物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方法 41

(六)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其他方法 44

第三章 典型地区农用地适宜性案例分析——以山西寿阳为例 46

第一节 研究区域 46

(一)研究区概况 46

(二)气候 47

(三)土壤 51

(四)地质和地貌 60

(五)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64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整理 69

(一)数据收集 69

(二)数据整理 70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72

(一)建立评估和测绘单元 72

(二)制作土地单元图 73

(三)适宜性评价结果 78

第四章 耕地适宜性案例分析——以北方荒漠化地区为例 99

第一节 研究区域 99

第二节 指标体系建立 101

(一)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 102

(二)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 103

(三)预测未来气候因子变化的时间序列法 109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整理 110

(一)数据收集 110

(二)数据整理 110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112

(一)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112

(二)荒漠化地区土地适宜性模拟结果 118

(三)讨论与分析 121

第五章 具体农作物适宜性案例分析 125

第一节 北方大豆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125

(一)研究区域 126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127

(三)结果与讨论 130

第二节 东北地区春大豆耕作适宜性精细化评价 133

(一)研究区域 133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135

(三)结果与讨论 139

第三节 马铃薯耕作适宜性分析 147

(一)研究区域 148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149

(三)结果与讨论 155

第六章 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162

第一节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162

(一)评价理论 162

(二)评价方法 163

第二节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示例 165

(一)研究区域 165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165

(三)结果与讨论 166

参考文献 17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