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无尽的现象圆融  法界缘起思想研究
  • 作 者:稂荻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20304159
  • 标注页数:219 页
  • PDF页数:1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0 ≥2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 何谓“法界缘起” 1

二 研究综述 3

第一章 缘起思想的系谱学考察 7

第一节 缘起观的发端 7

一 关注人生的理论旨趣 8

二 十二因缘说的循环因果论 11

三 反对实在论的实用性学说 15

第二节 华严宗判教理路中的缘起学说 18

一 小乘佛教之业感缘起 19

二 大乘始教之缘起性空与赖耶缘起 23

三 大乘终教之如来藏缘起 34

第二章 法界缘起的建构 39

第一节 法界缘起的理论基础 39

一 色空不二的真空观 41

二 性相相即的理事无碍观 42

三 事事无碍的周遍圆融观 43

第二节 法界缘起理论的建构 47

一 “性起”缘起的提出 48

二 缘起实相的理论架构 56

第三章 法界缘起的确立与诠释 65

第一节 “性起”与缘起的融合 65

一 染缘起与净缘起的贯通 65

二 佛果位的“性起” 66

三 一体两面之“性起”与缘起 70

第二节 缘起实相的展开 72

一 “十玄无碍”的改造 72

二 “六相圆融”的应用 74

第三节 “就事空”的缘起因由 77

一 因缘十义 77

二 缘起因门六义 79

三 缘起相由十义 82

四 法性融通义 89

第四节 真如“不变随缘”的缘起本质 92

第四章 法界缘起的演化 97

第一节 法界缘起理论的完善 97

一 性不断善恶的“性起” 97

二 四法界观 102

三 一心法界说 107

第二节 法界缘起理论的终结 110

一 一心之于缘起的选择 110

二 “总该万有”的一真法界 116

三 灵知不昧的一心本体 120

第五章 法界缘起之特色分析 124

第一节 空、理、心——法界缘起核心概念之转换及演进 124

第二节 现象圆融——肯定现实的价值取向 127

第三节 “有教无观”?——教相理论与践行功夫的分隔与融合 130

第六章 法界缘起之历史定位 133

第一节 “理事无碍”观对理学本体论的启发 133

第二节 “事事无碍”观对禅宗话语的滋养 140

第七章 法界缘起与性具思想之交涉 150

第一节 性具思想 150

一 “一念心”论 150

二 性具善恶 156

三 澄观以“性起”回应“性具” 158

四 修恶非断恶 158

第二节 “无情有性”说 161

一 “无情”是否“有情”? 161

二 “无情”能否“成佛”? 163

第八章 法界缘起之能入法界 167

第一节 《入法界品》之研究史考察 168

一 《入法界品》的传译和早期注疏 169

二 《入法界品》的语言学研究 171

三 “六经注我”的诠释原则 173

四 重实修轻义理的研究态度 181

第二节 《入法界品》之个体性思维 182

一 法界缘起之平等义 182

二 法界缘起之分齐义 185

三 个体性思维的生动展现 187

第九章 法界缘起之所入法界 191

第一节 “弥勒楼阁” 191

第二节 “海印三昧” 196

一 以大海譬喻菩萨树立信仰对象 196

二 以大海譬喻定慧指明修行途径 199

三 以大海譬喻功德彰显无量果报 203

四 以大海譬喻性相诠释无尽圆融 204

结语 207

参考文献 209

后记 21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