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五邑大学文学院学人文丛  《战国策》势能论
  • 作 者:赵楠著
  • 出 版 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6811080
  • 标注页数:260 页
  • PDF页数:2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4 ≥2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战国策》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上编: 势能论析 16

第一章 《战国策》特有充沛文气之根本:势能 16

第一节 势、势能与《战国策》中的五“势” 20

第二节 四“势”是生发势能的本源 26

第三节 策士纵横的使命——《战国策》特殊文气形成的途径 38

第二章 对势能的顺应与转化:思维逻辑 43

第一节 以实用逻辑为指导 43

第二节 以辩证逻辑为内核 61

第三节 以形式逻辑为方法 74

第三章 新势能的生成:融通性思维指导下的谋略和技巧 86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水性”特色与诸子思维 86

第二节 水性文化启发下的战国策士融通性思维 96

第三节 融通性思维的具体运用——谋策 109

下编: 势能的艺术转化 142

第一章 势能动态转化的轨迹:《战国策》的叙事特点 142

第一节 澄显历史的本真——关于人与对话 143

第二节 有独特意义的叙史方式 151

第三节 遮蔽 167

第二章 势能转化的枢机:人物 184

第一节 记言、记事与叙史意识的变化 184

第二节 叙事重点的转变——表现人物成为焦点 198

第三节 在“势”中凸现人物及其他表现手法的创新 212

第四节 三种生命之“势” 219

第三章 势能转化的方式 228

第一节 常规方式 229

第二节 非常规方式 238

代结语:《战国策》“势能”作用后世的三种方式 246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