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  2007-2016  研究
  • 作 者:尤小雁,刘文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4174786
  • 标注页数:183 页
  • PDF页数:19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4 ≥1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计量研究 1

摘要 1

第一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确认的难点——以首钢股份为例 2

一、引言 2

二、权益性投资确认为不同类别资产的会计处理差异 3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的区分 4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区分 5

第二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公允价值计量探究——以北京市属国有上市公司为例 11

一、会计准则的修订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计量属性的影响 11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后续计量属性的选择 13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公允价值的层次 15

第三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估值的难点——以首钢股份对北汽股份的估值为例 18

一、引言 18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估值技术的选择 20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性投资估值中市场法的应用难点 22

第四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财务影响——基于对北京市属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 34

一、引言 34

二、分红收益或利息收益为日常收益 35

三、处置收益为远期收益 36

四、关联交易为隐形收益 39

附件一:北京市国资委所属26家A股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情况 41

附件二:首钢股份2014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的项目情况 43

附件三:10家A股乘用车上市公司2015年情况 43

主要参考文献 43

第二章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问题与财务影响——以S国际机场为例 48

摘要 48

第一节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分析 49

一、对新会计准则转换的初步分析 49

二、新旧准则体系转换差异的分析与建议 52

第二节 新会计准则模拟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盲点问题 54

一、被投资单位与投资单位会计政策不一致且调整困难 54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难以确定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 55

三、分部报告难以按业务分类披露信息 56

四、公允价值在确认和使用中存在难点 57

五、资产减值计算困难 60

六、所得税核算方法繁琐 61

七、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会计处理在新准则中存在盲点 62

第三节 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的影响 63

一、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63

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66

三、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 67

四、对公司管理决策的影响 74

第四节 本次模拟工作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75

一、制定明确的所得税政策 75

二、调整绩效评价标准 76

三、及时解决新会计准则应用中的盲点问题 76

四、建议尽早统一财务报表的编报口径 76

附件:S国际机场2006年新旧准则报表对比 77

主要参考文献 90

第三章 执行合并财务报表和资产减值准则研究——以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为例 91

摘要 91

第一节 执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研究——以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为例 91

一、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的特点 92

二、执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调查问卷分析 96

三、实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政策建议 121

第二节 执行资产减值准则研究——以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为例 125

一、执行资产减值准则情况分析 126

二、资产减值具体内容分析 133

三、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建议 145

附件一: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执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调查问卷 147

附件二: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执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问题调查提纲 151

附件三: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减值准则调查问卷 152

附件四: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执行减值准则问题调查提纲 154

主要参考文献 154

第四章 应收账款、存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调查问卷分析和建议——以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为例 156

摘要 156

第一节 引言 156

第二节 应收账款、存货减值的规定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 159

一、应收账款、存货减值的规定 159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 161

第三节 应收账款、存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调查问卷分析——以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为例 165

一、应收账款、存货减值的调查问卷分析——以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为例 165

二、结论和建议 173

附件:北京市国有非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减值的调查问卷 178

主要参考文献 182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