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政治话语的影像呈现  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宣传工作研究
  • 作 者:王雪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619145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一 文献综述 1

(一)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文献综述 2

(二)关于电影媒介的文献综述 5

(三)关于电影宣传工作的文献综述 8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1

(一)研究对象 11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一)研究思路 13

(二)主要研究方法 13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及不足 15

(一)重点和难点 15

(二)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及不足 15

第一章 从一般到特殊——中共电影宣传工作概论 18

第一节 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演进及其作用地位 18

一 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演变 18

二 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及其地位 27

第二节 宣传思想工作传播媒介及其特点 35

一 口语媒介及其特点 35

二 书写媒介及其特点 37

三 印刷媒介及其特点 38

四 广播媒介及其特点 40

五 影视媒介及其特点 41

六 网络媒介及其特点 43

第三节 电影宣传工作的一般功能 46

一 传播学的视角 47

二 政治学、政治传播学的视角 52

三 组织传播学的视角 55

第四节 电影宣传工作的特殊功能 59

一 为电影媒介“祛魅” 59

二 媒介特性的视角 60

三 艺术学的视角 62

四 接受美学的视角 65

第二章 从事业到产业——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发展历程 6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电影宣传工作(1932年—1949年10月) 68

一 土地革命时期(1932年—1937年7月) 68

二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81

三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8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电影宣传工作(1949年10月—1976年10月) 92

一 奠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0月—1952年) 93

二 探索——“一五”时期(1953—1957年) 98

三 “高潮”——“大跃进”运动时期(1958—1960年) 104

四 调整——六十年代初期(1961—1965年) 111

五 停顿——“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0月) 114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共电影宣传工作(1976年10月至今) 118

一 复苏—创新—多元(1976年10月—1989年) 118

二 收缩—调适—整合(1990—2000年) 127

三 开放—转型—繁荣(2001年至今) 134

第三章 从实践到理论——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基本经验 154

第一节 产品质量是根本 154

一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154

二 质量评定的标准 158

三 质量形成的博弈因素 165

第二节 党性原则是灵魂 170

一 坚持党的领导 170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73

三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178

四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180

五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82

第三节 制度系统是保障 185

一 制度系统的要素构成 185

二 改革体制结构 189

三 规范运行机制 194

四 建立制度体系 198

第四节 队伍建设是关键 201

一 方针与原则 202

二 素质、能力与修养 207

三 体系化、制度化与工程化 212

第四章 从现实到未来——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发展思路 216

第一节 形势分析 216

一 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 217

二 国内形势:新任务与新课题 221

三 党情变化:新情况与新问题 227

第二节 问题分析 230

一 产品量丰质不高 231

一 产品量丰质不高 231

二 产业链尚未成熟 235

三 主体建设亟待加强 240

四 法制保障缺位 243

五 国外市场拓展乏力 247

第三节 路径选择 252

一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252

二 加强制度系统建设 256

三 培养宏大的从业者队伍 262

四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68

结语 274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9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