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龙婧婧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7141032
- 标注页数:207 页
- PDF页数:21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8 ≥2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问题的引出 1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2
三、研究现状 4
四、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7
第一章 本体论——抗诉权是什么 9
第一节 抗诉权的基本内涵 9
一、抗诉权的概念 9
二、抗诉权的构成要素 12
三、抗诉权的本质属性 17
第二节 抗诉权的历史渊源 26
一、我国抗诉制度的历史沿革 26
二、前苏联与俄罗斯抗诉制度的历史沿革 35
三、欧美国家抗诉制度的历史沿革 38
第三节 我国抗诉权的法律渊源 46
一、宪法 46
二、组织法 47
三、三大诉讼法 48
四、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49
第二章 认识论——抗诉权如何定位 51
第一节 抗诉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横向定位 51
一、抗诉权与审判权 51
二、抗诉权与行政权 54
第二节 抗诉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纵向定位 58
一、抗诉权与检察权 58
二、抗诉权与公诉权 61
三、抗诉权与刑事二审抗诉权 67
第三节 抗诉权与公民诉权 70
一、诉权的界定及特征 70
二、抗诉权与诉权的关系 73
第三章 价值论——抗诉权何以正当 77
第一节 抗诉权的法理基础 77
一、法律监督理论 77
二、公权救济理论 82
第二节 抗诉权的文化基因 87
一、司法终审观念缺失的传统 87
二、“崇公抑私”的传统法律文化 91
第三节 抗诉权的现实依据 97
一、基于审判权滥用之忧虑 97
二、基于审判人员专业素养之忧虑 99
三、基于司法监督效果之忧虑 100
第四章 实践论——抗诉权如何运行 101
第一节 抗诉制度的基本概况 101
一、抗诉制度的基本程序设计 101
二、抗诉制度运行的总体特点 105
三、抗诉制度运行的积极效果 110
第二节 抗诉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8
一、抗诉的制度配置不合理 119
二、抗诉的办案程序不完善 121
三、抗诉的保障措施不力 129
第三节 抗诉权运行中的困境 130
一、困境之一:有错必纠能否成为抗诉权运行的前提 130
二、困境之二:抗诉权与审判独立是否不可兼容 134
三、困境之三:抗诉权是否动摇裁判的既判力 138
第五章 发展论——抗诉权运行如何完善 145
第一节 宏观层面:培育抗诉权运行新理念 145
一、影响抗诉权运行的不良观念 145
二、把握抗诉权运行的总体价值目标 149
三、树立抗诉权运行的新理念 155
第二节 中观层面:重塑抗诉权运行之原则 159
一、抗诉权运行的有限监督原则 159
二、抗诉权运行的超然性原则 160
三、抗诉权运行的终极性原则 161
第三节 微观层面:完善抗诉权运行机制 161
一、抗诉权主体的完善 162
二、抗诉权运行程序的完善 166
三、与抗诉权运行有关的配套机制制度完善 179
结语 191
参考文献 193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