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
  • 作 者:马振涛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7706649
  • 标注页数:260 页
  • PDF页数:27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5 ≥2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城镇化成本研究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3

国内外基于成本问题的城镇化研究 6

一、城镇化成本研究 7

二、基于成本的城镇化模式 13

三、既有研究的述评 19

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1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22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24

拟解决问题与创新之处 26

一、拟解决核心问题 26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27

全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28

问题的缘起:低成本扩张模式的不可持续 31

土地获取价格低成本 33

劳动力要素价格低成本 36

基础设施结构性不足低成本 38

基本公共服务残缺低成本 41

资源价格低与生态成本未纳入 44

扭曲的低融资成本 45

制度成本为代表的其他低成本 47

本章主要结论 48

完全成本分析框架:量化模型、实证检验与化解方案 51

完全成本假设:成本构成及演变 52

一、政府层面:公共成本及构成 55

二、企业层面:解决就业的相关成本 58

三、社会层面:社会服务及第三方影响成本 59

四、个人层面:城市生存与发展成本 60

五、小结 61

完全成本测算:模型设计与验证 62

一、相关计量方法及其借鉴 62

二、城镇化成本构成变量与约束条件 66

三、成本测算模型的构建 70

四、模型实证检验:广东省的数据 74

五、小结 78

成本化解与分摊机制设计:技术性方案 79

一、根据产品属性界定分摊主体 80

二、渐进地变革土地财政制度 81

三、明确成本分摊中的激励机制 82

四、提高转移人口成本担负能力 83

五、致力于制度创新与政策调试 84

本章主要结论 85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关于城镇化未来模式的建构 87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我们在谈论什么? 88

一、对既有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90

二、低生存成本城镇化模式的提出 91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何以值得信赖? 93

一、应对社会民生问题的选择 94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选择 96

三、纠正要素配置扭曲的选择 98

四、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选择 101

五、构建协同共享社会的选择 103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遵循哪些构建原则? 104

一、主体责任共担 104

二、内生良性循环 105

三、要素双向流动 107

四、个体福利最大 109

五、多方机制协同 110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有哪些要素构成? 113

一、核心层:要素配置优化 114

二、外围层:紧凑绿色智慧 121

三、保障层:体制机制创新 128

规划调整与低生存成本城镇化实施 132

一、明确城乡一体化理念 133

二、摒弃传统小规划思维 134

三、多规合一降低实施成本 136

本章主要结论 137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要素资源配置与优化 139

低生存成本的土地要素、空间布局与住房保障 141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其问题阐释 142

二、低生存成本模式下土地制度变革 151

三、低生存成本模式下城镇布局调整 154

四、低生存成本模式下住房联动性改革 160

五、小结 163

低生存成本的资本要素与投融资模式创新 164

一、传统城镇化投融资模式及弊端 164

二、低生存成本城镇化与投融资模式互动 171

三、低生存成本下投融资模式创新路径 173

四、低生存成本下投融资模式制度变革 178

五、小结 181

低生存成本的劳动力要素匹配:“民工荒”视角 182

一、既有劳动力要素不匹配解释 183

二、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186

三、基于新框架的分析与验证 189

四、低成本下优化劳动力要素配置建议 195

本章的主要结论 197

低生存成本城镇化:体制机制保障与创新 199

低生存成本模式下“多中心”社会共治机制 200

一、概念界定及与城镇化的内在逻辑 202

二、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成本构成 204

三、“多中心”社会共治机制内涵界定 207

四、“多中心”社会共治机制内容与实施 210

五、小结 215

低生存成本模式下行政区划调整与体制改革 215

一、文献及历史变迁梳理 216

二、成本视角的行政体制问题探究 220

三、低成本模式下调整与改革建议 222

四、小结 228

本章的主要结论 228

总结与展望 231

研究结论与价值 233

一、学术层面 233

二、应用层面 234

研究不足与欠缺 236

基于政治哲学的展望 237

参考文献 240

后记 25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