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林庆彰主编;沈维华,郑宜玟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9862540671
- 标注页数:203 页
- PDF页数:21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1 ≥2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3
第三节 前人的研究成果 5
第二章 言意之辨的渊源 7
第一节 老子的言意观 9
一、老子之道 10
二、道之不可言说性 12
三、老子言说之特色 16
(一)道之譬喻 16
(二)否定词的使用 18
(三)正言若反 19
四、小结 21
第二节 庄子的言意观 22
一、道可道,亦不可道 22
二、言意三部曲 25
三、诡辞为用 29
四、小结 35
第三节 《易传》的言意观 35
第三章 魏晋言意理论探讨 39
第一节 荀粲的言意思想——言象不尽意论 39
第二节 管辂的言意思想——微言妙象尽意说 43
第三节 王弼的言意思想——忘言忘象得意论 45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46
二、王弼老学的言意观 48
(一)《老子》中的「言」——名号和称谓 48
(二)《老子》中的「意」——圣人之道 53
三、王弼易学的言意观 55
(一)「得意忘象」说之学术渊源 55
(二)忘言忘象得意说 57
第四节 嵇康的言意思想——偶然的言意关系 62
一、声无哀乐论 63
二、「言非意」的言意观 69
第五节 欧阳建的言意思想——言尽意论 72
第六节 郭象玄学的方法论 76
一、寄言出意 76
二、迹冥论 77
三、诡辞为用 81
第七节 张湛的言意观——言意兼忘 83
一、玄学贵无说 84
二、去知忘言 88
第八节 「不用舌论」与「蓍龟论」 91
一、张韩的「不用舌论」 91
二、庾阐的「蓍龟论」 93
第四章 魏晋言意之辨的影响 95
第一节 文学言意观 96
一、陆机——文不逮意 96
二、刘勰——情在词外 97
三、锺嵘——文尽意馀 100
四、陶渊明——欲辨已忘言 101
第二节 佛学言意观 104
一、支道林的言意观 104
二、僧肇的言意观 107
三、禅宗的言意观 110
第五章 结论 113
第一节 魏晋玄学的方法论 113
第二节 关于「不可说」 118
第三节 本文之回顾与反省 119
参考书目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