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榕欣,刘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2140594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中医养生概述 1
第一节 中医基础知识 1
一、养生的概念 1
二、养生的特点 2
三、养生的发展史 3
第二节 认识养生观念 6
一、生命观 6
二、寿夭观 7
三、健康观 9
四、养护观 10
第三节 养生的基本原则 11
一、正气为本 11
二、天人相应 12
三、形神并养 13
四、辨因施养 14
五、动静相宜 15
六、综合调养 16
第二章 健康的四大基石 19
第一节 睡眠与养生 19
一、睡眠 19
二、影响因素 20
第二节 运动与养生 22
一、运动 23
二、注意事项 24
第三节 心态与养生 26
一、心态 26
二、健康心态的作用 27
三、保持健康心态的方法 27
第四节 合理膳食与养生 29
一、合理膳食 30
二、如何养生 31
实训一 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 33
第三章 常用中医养生的保健方法 35
第一节 经络与保健 35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36
二、经络对养生保健的作用 36
三、经络学说的应用 37
四、时辰与经络养生 37
第二节 面诊与保健 38
一、面诊的概念 38
二、面诊的主要内容 38
三、面诊与健康 39
第三节 手诊与保健 41
一、手诊的概念 41
二、手诊的原理 41
三、手诊的主要内容 42
四、手诊与健康 43
第四节 按摩与保健 45
一、按摩的概念 45
二、按摩的分类 46
三、常用的按摩手法 46
第五节 拔罐与保健 49
一、罐的种类 50
二、拔罐的方法 50
三、拔罐的操作方法 51
四、拔罐的保健作用和使用范围 51
五、辨证虚实有效施罐 52
六、施罐后皮肤变化的意义 52
七、拔罐的注意事项 52
第六节 刮痧与保健 53
一、刮痧的常用器具 53
二、刮痧的介质 53
三、刮痧对养生保健的作用 53
四、刮痧的方法 54
五、刮痧的注意事项 54
六、刮痧后“痧痕”的意义 55
实训二 经络实训任务工单 56
实训三 面诊与保健任务工单 56
实训四 手诊与保健任务工单 57
实训五 按摩与保健任务工单 58
实训六 拔罐实训任务工单 59
实训七 刮痧实训任务工单 59
第四章 日常监测与保健 61
第一节 高血压监测及其保健 61
一、高血压分类及诊断 62
二、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62
三、血压计的测量方法 63
四、高血压的营养指导原则 64
第二节 血糖监测及其保健 65
一、糖尿病的分类及临床症状 65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65
三、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65
四、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66
五、血糖仪的使用方法 66
六、糖尿病的营养指导原则 67
实训八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 69
第五章 食疗的基础知识 71
第一节 中医食疗的起源和发展 71
一、中医食疗的概念及特点 72
二、中医食疗的历史 73
第二节 食物的一般性能 75
一、食物的性味 75
二、食物的归经 77
第三节 食物的应用 79
一、食物的配伍 79
二、食物的平衡膳食 80
三、食物的合理应用 81
四、食物的类型 81
五、饮食禁忌 83
第四节 食疗的基本原则 85
一、食疗的整体观 85
二、辨证施食 88
第五节 主要食疗法则 89
一、补气益脾法 89
二、补血滋阴法 90
三、补肾益精法 91
第六节 饮食卫生 92
一、饮食有节 92
二、清洁卫生 93
实训九 食品标签、配料表、营养标签解读 95
第六章 食物类别与性能 97
第一节 谷、豆类 97
一、谷类 97
二、豆类 100
第二节 果、蔬类 102
一、水果类 102
二、蔬菜类 104
第三节 肉食类 106
一、概述 106
二、常用肉类 107
第四节 水产类 111
一、概述 111
二、常用水产类 111
第五节 蛋、乳类 115
一、蛋类 115
二、乳类 117
第六节 酿造类 119
一、概述 119
二、常用酿造类 120
第七章 常见病食疗应用 125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125
一、感冒 125
二、咳嗽 128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31
一、眩晕 131
二、失眠 134
第三节 心脑血管疾病 137
一、高血压 137
二、冠心病 139
三、高血脂 141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143
一、糖尿病 143
二、痛风 145
三、肥胖 147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 150
一、便秘 150
二、泄泻 153
附录 157
参考文献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