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泓冰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20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序 一个记者的大江大河&卢新宁 1
1988年 1
中国科学院部署基础研究改革 1
失控的纸价与饥渴的课本——关于中小学课本供应问题的调查 4
1989年 6
社科院推出改革思路和目标 6
李铁映就教育问题答记者问 8
自找门路 多作贡献——上海代表团小组讨论侧记 11
“代”的疑惑——互相注视的四代人与第四代人 13
1990年 19
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成绩卓著 六选手得五枚金牌一枚银牌 19
他们的未来不是梦——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速写 21
人力不滋培 栋梁安得具——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采访札记 24
长城捧起太阳——九月二十二日:亚运会开幕式大写实 29
1991年 34
逝者如斯夫 风流独到今——北京名人故居巡礼 34
1992年 37
抢救!抢救!——文物工作喜与忧 37
1993年 41
三峡梦寻:不是为了告别——海峡两岸“长江三峡文化资产维护考察团”纪行 41
“玩”中痴情 48
1994年 51
这一手也要硬——从“两会”之声看精神文明建设 51
龙飞在天——《汉语大词典》编纂前前后后 56
请记住他们——敦煌研究院人物写意 63
1995年 70
警惕麻原 70
“热”侃“七不” 73
看不懂的教育经费 75
1996年 77
鲜花映冰心 77
惊看黄河入海处 79
1997年 82
“走入农家看文明”主持人手记 82
1998年 91
苏雪林:老去还乡宁断肠 91
世纪末的洪水 99
恢复生产需思量 102
江洲何去何从 106
如果九江大堤投了保 109
救灾莫留“被遗忘角落”——永修重灾区见闻 113
警惕水后生态失衡 115
谨防复萌滞后观念 116
步鑫生,剪开企业改革帷幕 118
借得东风张巨帆——看苏州工业园区如何借鉴新加坡经验 123
1999年 127
本报华东分社与网络版联袂创新“行走黄河”采访组开始“行走” 127
背影(诗) 129
“行走黄河”到源头 首次网上直播大江大河全程采访结束 131
黄河入海细如溪——“行走黄河”日记之一 133
今夏黄河安然否 拭目大堤缚苍龙——“行走黄河”日记之二 136
郑州 医治断流有药方——“行走黄河”日记之三、四 139
风陵渡 黄河竟已成黑河 141
河套有条“二黄河”——“行走黄河”日记之五 143
更有险境在源头——“行走黄河”日记之六 146
2000年 149
交河故城门票还能收多久——“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札记 149
警惕“西部大开挖”——“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札记 153
2001年 156
万载爆炸事件:痛定思痛谁之过 156
捍卫高考: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不能寿终正寝 160
谁为古格解谜? 162
2002年 169
锤炼,政以才治 169
减少农民:甘甜与苦涩——华东扶贫备忘录之二 179
2003年 184
家长兜里的两千亿(华东时评) 184
2004年 187
阜阳奶粉,还该问责谁(华东时评) 187
请为平民的群体遇难下半旗(华东时评) 189
2005年 192
十九吨垃圾之耻(人民时评) 192
巴金何以使我们痛楚(人民时评) 195
2006年 197
我们需要“鲁迅年”(人民时评) 197
2007年 199
梦想·激情·原创——细看陈国强“亮剑” 199
走好全国一盘棋——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仲平文章) 209
中共创建史重要发现——一大“第十五人”揭开面纱 220
2008年 225
北川县城,绝不是最后一瞥 225
让党放心 让人民满意: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 229
五洲共阅中国画卷——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侧记 246
2009年 257
如何面对网络批评(人民时评) 257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任仲平文章) 259
挺立,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献给新中国六十华诞 268
唐福珍,会不会成为又一个孙志刚 279
疾风知劲草 务实破难关——上海扎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特殊精神应对特殊困难 282
2010年 290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讲真话(人民时评) 290
上海,与世博共同进步 292
“如果有来生,我还做记者” 297
2011年 300
有憾于故宫的接连“失守”(人民时评) 300
高铁,仅有速度还不够(人民时评) 302
让公布遇难者名单成为制度(人民时评) 304
2012年 306
直面“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人民时评) 306
东望上海,转型发展快一拍 308
有学校在,乡村的“灯”就亮着(人民时评) 316
上海小囡同桌的“你”——从古北路小学看随迁子女同享义务教育阳光 318
城门洞开等于教育公平吗(人民时评) 325
2013年 327
解析“死猪漂浮”疑团 327
2014年 335
这枚“爆竹”究竟响不响 335
志在四两拨千斤——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面面观 340
京津冀 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 348
京津双城欲破茧化蝶 351
2015年 356
“洋大学”变的是啥 356
“燃灯者”邹碧华 366
端午,道一声“快乐”又何妨(人民时评) 380
2016年 382
关了家馄饨铺,打翻了五味瓶 382
重建医患信任 媒体堪当桥梁(人民时评) 392
2017年 394
老宅被拆,何以如此重罚(人民时评) 394
上海:对标全球最高 开放之风劲吹 397
2018年 405
上海市委书记收“礼”,引出相隔15年改革“对话” 405
无痛分娩为什么推广难 412
传奇浦东:开放的先行者 416
作别金庸,他的侠气不曾飘然远引 424
“一眼千年”,与文化长谈(人民时评) 427
2019年 429
为巴黎圣母院痛恻,是为人类文明损失痛恻 429
且为共和国“扫地僧”轻轻鼓掌 432
附录:以新闻推动社会进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泓冰从业30年作品研讨会实录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