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甘肃省地下水资源量调查评价研究
  • 作 者: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
  • 标注页数:143 页
  • PDF页数: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 ≥1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1

1.1 地理位置 1

1.2 地形地貌 2

1.3 水汽来源 4

1.4 气候 4

1.5 植被 6

1.6 土壤 8

1.7 河流水系 9

1.8 冰川与湖泊 11

1.9 社会经济状况 12

第二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3

2.1 地质构造 13

2.2 地下水的储存、补给、径流和排泄 16

2.3 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 18

2.4 Ⅰ、Ⅱ级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类型区的划分 22

第三章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25

3.1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说明 25

3.2 内陆河河川基流量系列的计算 25

3.3 黄河流域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32

3.4 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40

第四章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46

4.1 概述 46

4.2 基础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成果 46

4.3 《甘肃省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类型分区图》的绘制 47

4.4 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确定 50

4.5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57

第五章 甘肃省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73

5.1 计算分区构成情况 73

5.2 计算方法 73

5.3 计算成果 74

第六章 完成的成果图、表及图层、文件的存储路径及打开方式 79

6.1 完成的成果表 79

6.2 完成的图表 80

6.3 向流域机构提供的报表及图层 80

6.4 电子表格的存储方式及打开途径 81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83

7.1 结论 83

7.2 建议 84

附表: 85

1 附表2-6-1-1《甘肃省计算分区平原区(M≤1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各项补给量、各项排泄量和蓄变量及资源量》 85

2 附表2-6-1-2《甘肃省计算分区平原区(1g/L<M≤2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各项补给量,各项排泄量和蓄变量及资源量》 88

3 附表2-6-1-3《甘肃省计算分区平原区(M≤2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各项补给量,各项排泄量和蓄变量及资源量》 91

4 附表2-6-2《甘肃省计算分区山丘区(M≤1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各项排泄量及资源量》 94

5 附表2-6-3-1《甘肃省计算分区(M≤1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各补给项、排泄项及资源量成果》 97

6 附表2-6-3-2《甘肃省计算分区(M≤2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各补给项、排泄项及资源量成果》 100

7 附表2-6-4《甘肃省计算分区(M≤2g/L矿化度分区)1956—2000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及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系列成果》 103

8 附表2-6-5《甘肃省计算分区平原区(M>2g/L各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各项补给量及资源量成果》 106

9 附表2-6-10-1《甘肃省计算分区(M≤1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年可开采量及水质状况》 109

10 附表2-6-10-2《甘肃省计算分区(1g/L≤M≤2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及水质状况》 112

11 附表2-6-10-3《甘肃省计算分区(M≤2g/L矿化度分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及水质状况》 115

12 附表2-9-1《甘肃省水资源总量系列》 118

13 甘肃省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量1980年成果与2000年成果对照表 121

14 河西内陆河流域各水文地质盆地多年平均(1980—2000年)地下水资源量 122

主要参考文献 123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