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文的中文性研究  下
  • 作 者:申小龙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7309143003
  • 标注页数:485 页
  • PDF页数: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 ≥4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十、中文句子视点流动的三个向度 203

(一)“句”的本土概念和外来概念 203

(二)中文句子视点的动向流动 207

(三)中文句子视点的名向流动 209

(四)中文句子视点的关系向流动 212

十一、中文理解对欧洲语言形式理论的解构 222

(一)“命题性”解构 225

(二)“复杂性”解构 229

(三)“增生性”解构 232

(四)“客观性”解构 236

(五)“唯理性”解构 240

十二、中文理解的功能主义 246

(一)暗示与明示 248

(二)表意字与拼音字 250

(三)短句与长句 253

(四)功能语序与形式语序 257

(五)思想的自由与纯粹:整体思维 259

(六)思想的自由与纯粹:主体思维 261

十三、中文句法建构中的骈散二重性——本土句法范畴四字格功能研究 267

(一)中文四字格的指称功能 271

(二)中文四字格的评论功能 276

(三)中文四字格的描写功能 282

(四)中文四字格的叙事功能 283

(五)中文四字格的置景功能 297

(六)中文四字格的语境联想与选择 301

(七)骈散相宜:中文句子建构的二重模式 312

十四、中国语言文化研究的汉字转向 319

(一)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 319

(二)“字”在中文表达理解中的核心作用 323

(三)汉字的特征决定中国古代语言学的特征 330

(四)以“字学”为中心的中国语言与文化 336

附录一 申小龙文化语言学理论的定位——《申小龙文化语言学英译文集》主编前言 343

附录二 汉语人文性的理论内涵及其论争 358

附录三 中国文化语言学范畴系统析论 377

附录四 中国文化语言学范畴系统析论(续) 410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