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俞学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4030812
- 标注页数:235 页
- PDF页数: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 ≥23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身份焦虑与价值追寻 7
第一节 第五代电影的文化意义及影像价值 9
第二节 民族身份的“他者”焦虑及其对当代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启示 28
第二章 中国当代电影的文化语境与影像美学风格 53
第一节 电影文化语境与导演艺术风格之间的互动——以张艺谋电影为例 54
第二节 张艺谋电影风格演变的启示 63
第三节 中国式“大片”的五种文化“贫血症” 68
第三章 新生代电影的美学特质和缺憾 77
第一节 纪实风格:作为原生态生活的还原 80
一、新生代纪实风格的成因简释 80
二、新生代纪实影像的艺术元素分析 85
第二节 平民视角:一种朴素的人道情怀 95
第三节 新生代电影的其他美学特质与缺陷 103
第四章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电影格调 120
第一节 绚丽而奢华的影像:“美好生活”的虚幻满足 122
一、女性形象的“欲望化”消费 125
二、影像语言的“奇观化”审美 132
第二节 “欲望化影像”的审美反思 135
第五章 电影审美方式的现代特质及影像的心理蕴涵 139
第一节 电影“假定性”的凸显及观影的“间离效果” 141
第二节 作为“镜像”的自我认知:影片的心理意义 149
第六章 当代电影导演与影片题材的个案研究 157
第一节 作为“白日梦”的心理宣泄与疏导——以冯小刚电影为例 157
第二节 电影的“后现代”之一种——王家卫电影 172
第三节 苦难与痛楚的电影记忆——文革历史的影像书写 184
第七章 意象与意境的呈现: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形式探究 197
第一节 意境之美——中华文化的瑰宝 201
一、“天人合一”思想下的自然人化 202
二、直觉性思维下的艺术感应 205
三、“言”与“象”的辨证关系 206
四、从“直观世相”到“生命灵境” 207
五、以含蓄、神韵为至美,以温柔敦厚为上品 209
第二节 影像意境——中国电影的民族性美学风格 211
一、以“境界”为上,抒中国人之情意 212
二、影像意境美的现代变体 225
三、中国电影意境美的文化意义和当代价值 227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