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余三乐著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9218201
- 标注页数:394 页
- PDF页数: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 ≥3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寻访利玛窦的足迹 1
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10
利玛窦在江西 18
利玛窦在南京 27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双子星座——利玛窦与徐光启 47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天主教与西方科学在中国 69
中西文化的核心差异与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成功的历史偶然 75
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驱——晚明知识界的一代伟人 85
晚明西洋望远镜传入中国轨迹 102
利玛窦的继承人龙华民 143
北京天主教东堂的创建人——利类思和安文思 163
南怀仁在华科技活动与耶稣会士的“学术传教”策略 166
“渊通律历”、“任使尽职”——记葡萄牙耶稣会士徐日升 186
传教士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197
中捷文化交流的“夜莺”——捷克耶稣会士严嘉乐 211
西方传教士与《皇舆全览图》 226
戴进贤——任职清廷钦天监近30年的德国耶稣会士 242
北京的天主教南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方面文化功能 259
17、18世纪北京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之探因——从400年前利玛窦进入北京谈起 284
樊守义的欧洲之行与《身见录》 308
从月食、大沽口之败和圆明园被毁所想到的——对“西学东渐”的深度思考 313
对外开放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命题的商榷 331
滕公栅栏传教士墓地的400年沧桑(1611—2011) 347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恢复重建36年(1979—2015) 373
北京正福寺法国传教士墓地的历史变迁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