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与制度研究
  • 作 者:葛自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2049937
  • 标注页数:222 页
  • PDF页数:2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行政惠民理念的提出 3

二、当代中国对行政法中行政惠民理念的研究现状 12

(一)关于行政法理念的争论 12

(二)关于行政惠民及相关议题的研究现状 14

三、本书的核心观点和论证逻辑 19

第一章 行政惠民理念的理论依据 23

一、行政法的平衡理论 26

(一)平衡理论概览 27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平衡理论的新发展——行政惠民理念 33

二、公共服务理论 38

(一)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 39

(二)公共服务理论确认政府“生存照顾”的责任 40

三、公民权理论 44

(一)公民权利思想的再度勃兴 45

(二)公民权理论明确公民参与行政的正当性 47

第二章 行政惠民的内涵解析 51

一、行政惠民的语义详解 51

(一)行政惠民语词的基本含义 52

(二)行政惠民的语境 57

(三)行政惠民的语脉 62

二、行政惠民存在的场域 66

(一)行政惠民理念下行政行为的分类 66

(二)行政管理行为中的惠民 71

(三)行政服务行为中的惠民 77

三、行政惠民理念的核心 82

(一)行政主体的服务精神 83

(二)公民参与 85

(三)公平正义 86

(四)帮助与便利 88

(五)保障性 89

四、惠民理念下行政行为的特点 91

(一)行政主体的服务性 91

(二)行政行为过程的协商性与公民参与 94

(三)行政主体的积极给付与有限干预 99

(四)行政行为结果的授益性与损失补偿性 109

(五)行政的自我控制性 112

第三章 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条件及价值分析 116

一、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条件 116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准备了经济条件 117

(二)政府机构改革为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准备了政治条件 119

(三)权利意识的萌生为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准备了思想条件 124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提供了契机 126

二、行政惠民理念的价值分析 129

(一)行政惠民理念提供了和谐官民关系的新模式 129

(二)行政惠民理念提供了行政权优化的新路径 132

(三)行政惠民理念提供了完善行政法制度的新视角 136

第四章 行政惠民理念中的行政法制度完善 141

一、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 142

(一)行政指导的内涵 143

(二)行政指导于践履行政惠民的优势 147

(三)行政指导制度的建设 149

二、行政合同制度的完善 158

(一)行政合同的内涵 159

(二)惠民理念下行政合同成为主要行政手段的客观必然性 160

(三)行政合同的契约精神构成行政惠民的基本内核 162

(四)行政合同制度的建设 166

三、行政奖励制度的完善 173

(一)行政奖励的内涵 174

(二)行政奖励于践履行政惠民的优势 175

(三)行政奖励制度的建设 178

四、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 183

(一)行政调解的内涵 184

(二)行政调解于践履行政惠民的优势 187

(三)行政调解制度的建设 189

五、信息提供制度的完善 193

(一)行政主体提供信息是惠民的一种方式 195

(二)行政主体提供信息的现状及不足 198

(三)行政主体提供信息制度的建设 200

结语 203

参考文献 20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