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天人合一的价值本原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天人合一的价值本原
  • 作 者:闫希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1017419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引言 1

第一章 天人合一的脉络和基本内涵 12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演进脉络 12

(一)周易与天人合一 14

(二)孔子、子思、孟子与天人合一 16

(三)老庄与天人合一 19

(四)董仲舒与天人合一 22

(五)《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与天地相参 23

(六)宋明儒家与天人合一 25

二、天人合一之内涵 31

三、关于天人之分 34

(一)天以气分,人其一物 35

(二)人借天地而存在 36

(三)主客之分 37

第二章 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 39

一、仁乃天德渊薮 41

(一)生生之谓大德 42

(二)诚是道德本原 45

(三)尽心,尽性,生以载义 48

(四)仁以己任,责任担当 53

(五)仁乃天地境界 55

二、感恩乃天理良知,道德基础 57

(一)报本反始,天人合一 57

(二)感恩乃天理良知,道德基础 61

三、大化流行万物一体——生态伦理思想之嚆矢 65

(一)人与自然一体交融,浩然同流 66

(二)生而不有,天人合一 68

四、“天”“人”如何合“德” 72

第三章 和谐乃天人合一之真谛 77

一、和而不同,平衡中庸 78

(一)和而不同,对立统一 78

(二)平衡、中庸与和谐 81

二、敬畏自然,天人和谐;理欲合一,身心和谐 85

(一)敬畏自然,人与天地共生 85

(二)理欲合一,身心和谐 90

三、人企合一,社会和谐 92

(一)大本达道,以和为贵 92

(二)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96

第四章 志意通达,道通为一 99

一、道通为一,尚通是民族文化精神 100

(一)往来不穷,天地大道谓之“通” 100

(二)“通”是万物统一于“道”的普遍性 101

(三)“通”是万物一体的内在联系 102

(四)“通”是恻隐之心对万物的感知 103

(五)“通”是政令民意畅行无阻的为政之道 104

(六)“通”是建立平等社会的途径 105

(七)“通”是健康和生命之机 107

二、天人合一是传统道德思维模式,其要在通 109

三、蔽于物欲,天人二分,限隔宇宙 111

四、精神流贯,志意通达,仁者与万物为一 114

(一)周敦颐——思者,圣功之本,通微生于思 117

(二)积累有渐,豁然贯通 118

(三)修养破习,使之以通 120

(四)“大其心” 121

五、反思使通 123

(一)孟子通过“自得”“自反”,使“万物皆备于我” 123

(二)自我反思即自我批判,自我超越 125

第五章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132

一、氤氲化变,天地日新 133

二、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 139

三、创新是时代的精神,企业的灵魂 145

第六章 上下与天地同流——理想人格与企业英雄 150

一、身修天爵,志取高远 151

(一)存心养性,仁义向善 151

(二)无愧于心,立其大体,身修天爵 152

(三)心存忧患,志取高远 153

(四)重义轻利 155

二、儒家理想人格与人本主义健康人格 159

三、豪杰精神与英雄主义 164

第七章 天人合一与企业价值共同体构建 170

一、企业作为价值共同体之主体 173

(一)企业之于现代社会 173

(二)企业作为价值共同体之主体 174

二、企业的价值共识 179

(一)如何实现价值共识 181

(二)天人合德是终极精神文化价值本原 18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创新,是企业价值共识的起点 188

(四)离开“以人为本”无法达成价值共识 190

三、企业价值共同体的构建 194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价值共同体的灵魂和纽带 194

(二)知行合一,天人臻于合一 195

第八章 追求崇高,天人合一 204

一、生命质量 205

(一)生命向度 205

(二)生命质量 209

二、人生境界 212

三、追求崇高,天人合一 217

跋 221

编后 223

参考文献 22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