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史
  • 作 者:朱丕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1749
  • 标注页数:240 页
  • PDF页数:24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7 ≥2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史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 1

上卷 文学革命时期(1917—1927) 15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产生 15

第一节 文学革命爆发与其理论产生的社会时代原因 15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 23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论的终结与现代文论的兴起 29

第二章 文学革命时期的三大文学观 45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石:进化论文学观 46

第二节 语言形式的革命:白话文学观 58

第三节 思想内容的革命:“人的文学”观 67

第三章 文学革命时期的三大主义 76

第一节 三大主义概论 76

第二节 文学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 87

第三节 文学革命时期的浪漫主义 93

第四节 文学革命时期的现代主义 105

第四章 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批评 115

第一节 文学批评性质与方式的转换 115

第二节 文学批评思想观念的变革 121

中卷 左翼文学运动时期(1927—1937) 129

第五章 阶级论文学观的确立:“革命文学”论争 129

第一节 革命文学论争(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产生之社会时代缘由 129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之理论主旨 136

第六章 左翼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 145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 146

第二节 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创建 153

第七章 阶级性文学理论的调适:“两个口号”论争 167

第一节 “两个口号”之提出与论争 167

第二节 民族性与阶级论文学观的融合 173

下卷 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 183

第八章 抗战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 183

第一节 抗战爆发与民族文学观的确立 183

第二节 社会功能和创作方向的变移和强化 192

第九章 阶级性文学理论的体制化政策化:延安文艺整风与《讲话》 200

第一节 体制化——延安文艺整风 200

第二节 《讲话》的政策性质和经典地位 207

第十章 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立 211

第一节 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之发展态势 211

第二节 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之体系构成 220

第三节 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之特质解析 229

结语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之发展特点 234

后记 23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