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吴方言比较韵母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吴方言比较韵母研究
  • 作 者:郑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0098366
  • 标注页数:301 页
  • PDF页数:31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3 ≥3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方法 8

1.3 资料来源 13

1.4 体例说明 17

1.5 各章简介 18

第二章 果摄韵母字的读音及其演变 24

2.1 果摄韵母字的演变类型 24

2.2 果摄韵母字的其他读音层 31

2.3 小结 38

第三章 麻佳韵字的读音及其演变 40

3.1 麻佳韵字的主要读音层 41

3.2 麻佳韵字的特字读音 55

3.3 麻佳韵字的文白异读 60

3.4 从麻佳韵字论吴语与其他东南方言的关系 67

3.5 小结 71

第四章 鱼虞韵字的白读音及其语音史背景 73

4.1 汉语方言的鱼和虞 74

4.2 南朝吴语的虞尤相混层[iu] 81

4.3 南宋吴语的鱼韵白读[i] 89

4.4 早期吴语的鱼韵庄组字 97

4.5 小结 99

第五章 支微入虞:共时类型与历时蕴涵 102

5.1 支微入虞在现代方言中的表现 103

5.2 支微入虞形成的阶段性 125

5.3 支微入虞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132

5.4 小结 144

第六章 流摄韵母字的读音及其演变 146

6.1 侯韵字的读音及其演变类型 146

6.2 对侯尤韵字演变问题的讨论 154

6.3 从汉语史看侯尤韵唇音字的读音 158

6.4 小结 162

第七章 寒韵字演变特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164

7.1 引言 164

7.2 寒韵字在吴语中的南朝与晚唐层次 167

7.3 寒韵字在闽语中的南朝与晚唐层次 179

7.4 小结 182

第八章 曾梗摄韵母字的读音及其演变 184

8.1 曾梗摄字的文白异读 184

8.2 从方言和文献看曾梗摄韵母字的圆唇读音 192

8.3 梗臻深摄韵母字的圆唇化 196

8.4 小结 200

第九章 从比较音韵论杭州音系的性质 202

9.1 杭州方言与《切韵》 204

9.2 杭州方言与近代官话 206

9.3 杭州方言与其他吴语的共享创新 215

9.4 小结 219

第十章 从比较音韵论北部吴语与闽语的历史联系 220

10.1 引言 220

10.2 齐韵字的今读韵母 221

10.3 咸山摄三四等有别 225

10.4 虞尤相混 227

10.5 寒韵字的南朝与晚唐层次 230

10.6 通摄字的非圆唇读音 236

10.7 小结 238

第十一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回顾 240

11.1 语言层次理论 243

11.2 词汇扩散理论 255

11.3 比较方法 257

11.4 结构分析 259

11.5 类型学方法 264

11.6 文献的价值与局限 265

11.7 结语 269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89

索引 293

专家评审意见&石汝杰 297

专家评审意见&王福堂 30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