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雪敏著
- 出 版 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6803634
- 标注页数:192 页
- PDF页数:20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3 ≥1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自我”:新诗革命的风向标 13
第一节 创造社的“自我”解放与新诗的美学创新 13
一、边缘心态与纯文学追求 14
二、“自我”的塑造 27
三、“自我”的限度:一种批判性考察 35
第二节 “译诗”的尝试与反响 40
一、“风韵译” 41
二、“古诗今译”:另一种形态的“新诗”写作 54
第二章 现实的召唤与回应 62
第一节 “亢奋”与“感伤”的合奏 62
一、《洪水》与“国家主义”讨论 62
二、感伤的泛滥 74
第二节 “纯诗”与“国民文学”的交响 86
一、“表现颓败的诗歌” 87
二、“传统”、“欧化”与“国民文学”讨论 102
第三章 承诺与疏离 112
第一节 “革命”的转向 112
一、“告别”,诗作的发表 113
二、个人主义的“灭亡” 119
三、《洪水》的转向 130
第二节 《幻洲》与“小伙计”的分流、离散 137
一、“渴想着一片绿洲”——从《A·11》到《幻洲》半月刊 138
二、“十字街头”与“象牙之塔” 142
三、“别派分流有幻洲” 150
第四章 一种全新的文化想象 155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 155
一、“革命”与“罗曼谛克”——表现“反抗精神”的“革命文学” 157
二、文学的重新定义——无产阶级“普罗文学”的确立 161
第二节 “革命诗歌”的创作 166
一、郭沫若的“普罗诗歌”创作 167
二、年轻作家的诗艺探索 174
结语 180
参考文献 183
后记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