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春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3040126
- 标注页数:264 页
- PDF页数:28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0 ≥2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唱词 5
(一)句式结构 5
1.基本句式 5
2.变化句式 8
(二)唱词结构 11
1.引子 11
2.诗 12
3.八句子 13
4.段子 13
5.篇子 14
6.黄莺 16
7.娃子 16
8.羊子 18
(三)韵辙平仄 20
1.韵辙特点 20
2.平仄格式 22
(四)方音土语 23
1.声母特点 24
2.韵母特点 26
3.字调特点 29
4.方音土语 31
二、曲式 33
(一)曲 33
1.赶脚调 33
2.拴儿调 35
3.兰花调 37
4.货郎段 39
5.补缸调 42
6.过叙子 42
7.五字崩 45
8.哭腔 47
9.砍牛橛 47
10.錾子 48
(二)调 49
1.宿州调(旦腔) 49
2.宿州调哭腔(生腔) 52
3.浍北调(生腔) 53
4.平板(生腔) 54
5.平板(旦腔) 57
6.口子调 59
7.寒板 61
(三)娃子 63
1.娃·平板(生腔) 63
2.娃·宿州调(生腔) 64
3.娃·过叙子(旦腔) 66
(四)羊子 68
1.工羊·口子调(旦腔) 68
2.平头羊·寒板(旦腔) 70
3.十三太宝·平板(生腔) 72
4.母羊·寒板(旦腔) 75
三、调式 77
(一)五声音阶调式 77
1.五声G宫调 77
2.五声A羽调 78
(二)六声音阶调式 79
1.加清角的六声G宫调 79
2.加变宫的六声D宫调 80
3.加变宫的六声G徵调 84
4.加变宫的六声A羽调 86
(三)七声音阶调式 88
1.加清角、变宫的七声G宫调 88
2.加变徵、变宫的七声G宫调 90
3.加清角、变宫的七声G徵调 91
4.加变徵、变宫的七声C徵调 92
(四)调式的变化手法 93
1.调式转调 93
2.交替调式 95
四、板式 99
(一)传统板式 100
1.散板 100
2.直板 101
3.颠板 104
4.平板 105
5.寒板 106
6.飞板 110
(二)创新板式 112
1.平板摇板 113
2.宿州调颠板 115
3.浍北调颠板 119
4.咏红灯三颠板 120
5.平板流水 123
6.垛板 123
7.快平板 125
8.快板 126
9.综合板式 128
附:淮北花鼓戏唱腔板式一览表 134
五、演唱 135
(一)唱法与特点 135
1.说唱特点 135
2.方言吐字特点 137
3.哼唱特点 138
4.中声区靠前演唱特点 139
5.音高游移特点 139
6.衬词衬腔特点 142
7.变化音特点 144
(二)音域与定调 145
(三)生旦演唱与转调 146
1.生旦四五度转调 146
2.生旦八度对唱 152
3.生旦同度演唱 154
4.旦大二度转调 154
5.男女声大二度转调 155
6.生旦大三度转调 156
(四)调整与润色 158
1.调整 158
2.润色 159
六、伴奏 178
(一)乐器、乐队 179
1.乐器 179
2.乐队 182
(二)传统伴奏 183
1.闲 183
2.舞 183
3.表 184
附:锣鼓代音字意对照表 184
4.唱 185
(三)乐队伴奏 211
1.主胡伴奏手法 211
2.乐队伴奏手法 214
(四)曲牌过门 215
1.管弦曲牌 215
2.吹打曲牌 232
3.过门 248
七、成戏考证 252
(一)从玩友到艺人 252
(二)从舞歌到剧目 254
(三)从民歌到声腔 256
(四)从班社到专业剧团 257
八、采访简记 258
(一)深入皖豫苏鲁采访 258
(二)花鼓派生出四平调剧种 260
(三)花鼓里舞歌、曲艺、戏曲并存 261
(四)花鼓与花鼓灯同源 261
后记&杨春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