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马建春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74510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第一章 河湟地域的“边缘”意义和象征 6
一 华夏视阈下的河湟 6
二 “中心”与“边缘”之释读 9
三 多元结构与地缘特征 15
第二章 “河湟”:区域空间与文化符号 20
一 时空概念:众说歧出的“河湟” 20
二 多元表象:地缘文化属性 30
三 物化象征:区域符号的多重呈现 34
第三章 族群多元的生成及历史建构 36
一 多元族群结构:“与生俱来”的特征 36
二 地域政治建构:部族政权与地方割据 59
三 乱世流移:族群人口之外徙 65
第四章 地缘组织的多样结构 68
一 部族制:持久的组织形式 69
二 土司制:地方统治的重要补充 82
三 郡县卫所:国家权力的地方介入 91
四 僧纲、乡约与族群控制 104
第五章 族群交融历程:重构与整合 108
一 政治强势下的族群重构与衍化 108
二 文化重组与族群整合 130
第六章 族群经济类型与区域经济链 159
一 以牧为生:草原经济类型的延续 160
二 农耕为本:区域主要经济形态 164
三 手工副业:农牧生民的辅助经济 174
四 市镇与马帮:区域经济链之重要环节 193
第七章 语言形态与族群交流 208
一 多语族形态的生成与联系 209
二 汉语方言与族群语言的互补 213
三 族际语言的互动与借用 217
第八章 宗教多元结构与族群分类 220
一 安多黄教“圣地”中心 221
二 藏传佛教族际信仰认同 231
三 中国“小麦加”——河州 241
四 穆斯林诸族群的相互认同 247
五 河湟“番地”的观音、老君与城隍 249
六 “西番”“回夷”与汉人庙会 253
第九章 河湟地缘民俗形态的“同”与“异” 258
一 乡缘风土:民俗形态的区域辐射 259
二 族际差异:“相邻不同俗” 269
三 族内异同:“同族不同风” 273
第十章 区域内部互动机制:社会与文化塑造 284
一 社会互动与文化要素 284
二 族群中心与外围的关系 317
三 族群文化的内部层次和主支关系 325
第十一章 地缘族群构成之文化解读 337
一 基本条件:文化整合 337
二 重要基础:语言特征 351
三 族群认同之强化:聚居格局 354
四 族群发展之常态:族际融合 363
五 河湟族群构成的启示与思考 370
结语 376
参考文献 378
后记 385
索引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