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朱德发文集 5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朱德发文集  5
  • 作 者:朱德发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209075704
  • 标注页数:290 页
  • PDF页数:29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8 ≥2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 3

引言 3

上篇 主体思维发微 8

发微之一 评判与建构:新文学史研究的主体思维 8

客体与主体的反思 8

思维模式的建构 13

发现逻辑机制的运作 20

发微之二 特征与功能:文学史研究的收敛型思维 30

收敛型思维的操作策略 31

收敛型思维的选择焦点 41

收敛型思维的合围优势 45

发微之三 开放与创造:文学史研究的发散型思维 52

发散型思维的辐射机制 52

发散型思维的品格威力 56

发散型思维的特异效能 64

发微之四 多样与互渗:文学史研究主体思维构成 73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相反相成 73

思维规律与思维品格的考辨 86

发微之五 坚持与拓展:文学流派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94

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视角 94

社会学方法的三维度研究 96

多样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102

中篇 宏观研究尝试 106

尝试之一 系统思维律:古典文学向现代转换的前奏曲(存目,见6卷) 106

尝试之二 思维交叉律:中国新文学总体反思与观照 107

新文学浓重的政治色彩 107

新文学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 111

新文学的人道主义灵魂 114

新文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118

新时期文学的超越 121

尝试之三 思维纵横律:中外情爱文学对照观 129

情爱意识与情爱文学的同步性 129

中国情爱文学演进的三个逻辑层次 134

中外情爱文学的相似审美特征 145

尝试之四 思维重合律:中国现代纪游文学综合论 156

文体结构模态及其基本要素 156

山水文化意识与纪游文学流变 167

尝试之五 思维整体律:中国婚恋文学中的一个原型主题 180

勘探《雷雨》两性关系中的原始意象 180

揭示古今婚恋文学反复出现的原型主题 185

开掘原型主题的文化哲学意蕴 188

营构文学中两性平等的婚恋世界 192

下篇 文学史观探索 202

探索之一 关键所在:构建科学的文学史论 202

常见文学史观的四种类型 202

科学文学史观的构想 204

系统方法论的优越性 206

探索之二 一份答卷:“文学史观讨论”自由谈 210

重说我的文学史观 210

对文学史分期与“文学史回到文学本身”的看法 213

文学史结构中“史”与“论”关系的理解 216

各体文学史编著的操作原则 218

探索之三 双重叠影:深化新文学史研究断想(存目,见7卷) 221

探索之四 科学求实:抗战文学研究的点滴思考 222

正确理解新文学大众化的走向 222

深刻总结抗战文学的历史教训 225

探索之五 辩证思维:以相应文学史观透视相应文本世界 231

辩证艺术的魔力与威力 232

置于纵向与横向交叉的坐标系 238

探索之六 锐意开拓:“中国新文学六十年” 241

“重写文学史”的主客观条件 241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新界说 245

补遗三篇 250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非智因素 250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趋向 267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框架与格局 27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