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敦煌文化寻绎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敦煌文化寻绎
  • 作 者:谢桃坊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41143793
  • 标注页数:296 页
  • PDF页数:31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2 ≥2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东方河西走廊的古代文明 2

一 古楼兰发现的中国丝绸 2

斯文赫定首先发现了古楼兰国遗址 2

斯坦因发掘古楼兰遗址 5

丝绸之路——古代中西交往的孔道 7

二 丝绸之路的开通 9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 9

唐王朝的征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12

三 丝绸之路上的河西五州 19

塞北江南武威 21

四通八达的甘州 21

文明开放的肃州 22

风猛沙大的瓜州 23

钟灵毓秀的沙州(敦煌) 24

四 沙州归义军 28

吐蕃统治下的沙州(敦煌) 28

张义潮光复沙州 32

中原文化的绿洲 39

心系中原王朝的曹义金政权 42

佛教胜地莫高窟 45

一 失落的敦煌(沙州)文明 45

马可·波罗眼中的沙州 45

清末的敦煌与莫高窟 47

二 在黑暗世界中捶响不朽之鼓 50

黑暗中的光明之路 50

儒学的缺陷与佛教东渐 52

敦煌——佛学东传的中继站 56

三 仙岩的千佛 58

佛教宝地莫高窟 58

佛学艺术的宝库 63

四 供养人的功德 65

开窟塑像——善男信女的祝愿 66

趋福避祸——供养人的祈祷 69

五 经卷后面的心声 72

造经礼佛,广积功德 73

抄经发愿,弘扬佛法 76

隐没的中国古代文明 84

一 儒学在边陲的传播 84

敦煌州学——传播儒学的官方机构 85

敦煌流行的儒学经典 87

敦煌写本——中国现存最早的儒学经典 89

敦煌书仪——儒学流播的证据 92

敦煌韵书——解开中国音韵学的疑案 96

二 佛家教义的世俗化 99

俗讲——佛家教义世俗化的途径 99

俗讲——佛教与世俗政权结合 103

俗讲——佛教与孝道结合 106

俗讲——佛教与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结合 108

佛教歌辞——佛教教义世俗化的范例 110

三 开放的文化态度 114

敦煌——中外文化融会之地 114

佛教——敦煌文化的主角 116

道佛的争斗——《老子化胡经》 117

敦煌文书中的景教文献 120

敦煌文书中的摩尼教经典 122

敦煌文书——亚洲多种古文字的宝库 125

四 通俗文学的摇篮 131

敦煌文书中的新燕乐与敦煌曲子词 133

敦煌变文——中国说唱文学的先驱 140

敦煌话本——中国小说的雏形 143

五 大乐的颂歌 14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文化 146

《游仙窟》——唐代性文化的缩影 148

敦煌文书中透露的性信息 150

唐代性文化的典范——《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153

六 社会下层的生活图景 158

敦煌的户籍管理 159

敦煌的账籍管理 160

敦煌的民间祭祀 163

敦煌的水利管理 165

敦煌的徭役 167

敦煌的民间契约 168

七 远离中原王朝的汉族政权 172

敦煌的法律体系 173

敦煌的政治制度 175

河西走廊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180

文化线索的断裂 185

一 沙州都督府文献之谜 185

敦煌文书性质之谜 185

敦煌宗教经卷来源之谜 189

敦煌文书收藏者之谜 195

二 西夏的兴起与沙州的陷没 198

分崩离析的河西政权 198

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国的建立 200

沙州政权的覆亡 203

三 藏经洞封闭之谜 204

藏经洞封闭原因之谜 204

藏经洞封闭年代之谜 210

敦煌文书的重现与流散 212

一 藏经洞的暴露 212

斯坦因眼中的藏经洞 212

发现藏经洞的功臣与罪人王道士 214

二 列强的劫掠 216

斯坦因掠走了首批敦煌文书 216

第二位掠夺者伯希和 223

日本的掠夺者 228

俄罗斯的掠夺者 233

美国的掠夺者 235

三 国宝历劫之后 238

中国学者的关注 238

王道士的狡辩 241

劫后余生的敦煌文献 242

二十世纪世界学术之新潮流 251

一 敦煌学的兴起 251

二 中国新发现之学问 255

二十世纪前三十年中国的五大发现 255

敦煌学研究的先驱罗振玉 257

敦煌学研究的大家王国维 260

敦煌学意义的阐释者陈寅恪 263

为敦煌学研究注入新思想的向达 268

敦煌文献学家王重民 271

三 敦煌学在当代中国 277

敦煌学的内涵 277

敦煌学——世界性的学问 280

后记 285

补记 28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