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储钰琦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437004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语 1
第一章 前产业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视剧事业(1958-1978) 17
第一节 1958-1966:政治统帅和无偿供给的艰难生存 19
一、自觉担负政治的宣教责任 21
二、依靠国家拨款并无偿供给 22
三、制作与播出能力极其受限 24
第二节 1966-1978:因“文革”动乱陷入全面停顿状态 27
第二章 孕育萌发期:电视剧事业向产业的转型过渡(1978-1992) 29
第一节 1978-1983:简单商品经济力量开始逐步渗透 32
一、供给量猛增填补节目缺口 34
二、广告与交换弥补资金短板 37
三、受众意识开始萌生与滋长 40
第二节 1983-1986:伴随制度性约束步入市场化轨道 43
一、精神和商品双重属性渐显 45
二、政府与市场实现初步联动 48
三、全国性交易市场雏形出现 52
第三节 1986-1992:生产的组织化与规模化初露端倪 54
一、明确制作资质的准入门槛 56
二、室内剧助推工业化大生产 60
三、海内外交流由单向变双向 63
第三章 初长成时期:电视剧产业基本要素逐渐成型(1992-2003) 69
第一节 1992-1997: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频频发力 72
一、市场化运作渗透到各环节 73
二、默许民营制作力量的参与 79
三、政府规制的监管作用凸显 82
第二节 1997-2003:产业经营的理念与体系愈加清晰 86
一、交易价格体系更趋向规范 88
二、类型化生产从隐性到显性 92
三、双准入生产控制系统形成 95
第四章 发展机遇期:电视剧产业化探索向纵深迈进(2003-2012) 99
第一节 2003-2006:制播分离带来产业的实质性突破 102
一、放宽非公资本的市场准入 103
二、内容生产与播出把关趋紧 108
三、购销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111
四、海外发行数量范围双扩容 114
五、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形态 117
第二节 2006-2009:在转变体制机制中释放市场活力 119
一、题材审批让位于市场调节 120
二、以制播联动调整竞争机制 123
三、网络视频成为播出新平台 127
四、生产与消费规模领先他国 129
第三节 2009-2012:借助各种力量推动产业加速升级 134
一、由数量向质量的理性转型 135
二、重视编剧作用与剧本价值 139
三、利用资本市场力量寻突破 141
四、嫁接新媒体成重要盈利点 145
五、依托植入式广告渐成气候 149
第五章 新生长时期:电视剧产业生态进入新的拐点(2012-) 153
结语 175
附录 179
附录1 1978-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发展情况 179
附录2 《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 180
附录3 《电视剧内容审查实施细则》 186
附录4 《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 190
附录5 《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 194
附录6 《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机构名单(2012年) 199
参考文献 204
后记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