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葛洪《抱朴子内篇》与魏晋玄学
  • 作 者:李宗定著
  • 出 版 社: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571515496
  • 标注页数:400 页
  • PDF页数:19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4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问题缘起 1

二、研究主题 4

三、研究方法 19

第一章 道教形上学的建立—「玄」、「道」与「气」 25

第一节「玄」、「玄道」与「玄一」 28

第二节「道」与「玄道」 42

第三节「气」 47

第四节 小结 55

第二章 「形/神」与「有/无」—兼论「烛火之喻」 59

第一节 先秦两汉「形/神」论题之形成与发展 60

第二节 六朝「形/神」论与养生观 78

第三节 葛洪「形/神」论与「有/无」连结 87

第四节「形/神」论题中的「烛火之喻」 92

第五节 小结 100

第三章 「神仙是否可学致」与「圣人是否可学致」 105

第一节「神仙」词意与神仙思想演变 107

第二节 葛洪论「神仙是否可学致」——从「定命」到「自由意志」 120

第三节「圣人是否可学致」与「神仙是否可学致」之别 141

第四节 行善积德的积极意义——会通儒道的方法 151

第五节 小结 156

第四章 金丹成仙与服食养生 159

第一节「方术」与《抱朴子内篇》 161

一、「方术」名称与内涵 162

二、《抱朴子内篇》中的神仙方术 167

第二节 金丹理论及其重要性 175

一、气、变化与类推 180

二、「金」的象征意义与炼丹的隐密性 187

第三节 服散之风与金丹大药 195

一、服散风尚与「五石」成分 196

二、炼丹与服散心态——以王羲之为例 212

第四节 小结 222

第五章 隐逸之风与神仙品第 225

第一节「朝隐」之说由来及其意义 230

第二节 两晋「朝隐」观念的转变 244

第三节 葛洪「朝隐」观与隐逸思想 256

第四节「在世成仙」的理论形成及其意义 276

一、登仙迟速的迟疑 277

二、出世之思与世俗人伦关系 286

第五节 小结 293

第六章「道本儒末」与「会通儒道」 297

第一节 魏晋「会通儒道」及早期道经「治身」与「治国」合一观 298

一、玄学课题——「会通儒道」 299

二、早期道教兼涉儒道的道德实践 302

第二节 葛洪「道本儒末」之儒道关系 307

一、「道」的本源性与含摄性 311

二、「儒」、「道」分判 318

三、「仙人」与「圣人」 323

四、以「儒」体「道」 327

五、儒道双修 333

第三节 葛洪「道本儒末」与玄学「会通儒道」的理想人格及实践意义 339

一、理想人格——「仙/圣」合一 340

二、实践意义——「真/假」名教 350

第四节 小结 360

结论—重估葛洪历史定位 367

引用文献 377

后记 399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