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阿里传统建筑与村落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阿里传统建筑与村落
  • 作 者:汪永平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416976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阿里概况 1

第一节 名称由来 2

第二节 自然概况 2

1.地形地貌 2

2.气候特征 3

3.地质构造 3

4.资源状况 4

5.行政区划 5

第三节 社会文化背景 14

1.历史沿革 14

2.宗教概况 17

3.民俗文化 20

4.文物古迹 23

第二章 阿里洞窟建筑的背景介绍 25

第一节 阿里洞窟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26

第二节 阿里洞窟建筑的分布与类型 28

1.分布 28

2.类型 29

第三节 喜马拉雅山脉的洞窟建筑 30

1.喜马拉雅山脉洞窟建筑分布 30

2.喜马拉雅山脉古穴居成因的探讨 37

3.喜马拉雅山脉人类穴居发展的几个阶段 38

4.与内地窑洞的比较 40

第三章 阿里洞窟民居 43

第一节 阿里洞窟民居特点 44

1.洞窟群分布 44

2.选址与布局 46

3.洞窟群与周边其他建筑的关系 50

4.群落中的联系 55

第二节 洞窟民居单体 58

1.洞窟民居单体的选址 58

2.洞窟民居单体的组成 59

3.实例 65

第三节 洞窟与建筑结合式民居 72

第四章 阿里碉房民居 77

第一节 阿里碉房民居的特点 78

1.选址原则 78

2.建筑形式 78

3.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80

4.建筑装饰 81

5.建房习俗与禁忌 83

6.生活格局 84

7.设计原则 85

8.材料与构造 86

9.生态效应 89

10.实例 91

第二节 阿里碉房民居与西藏其他地区民居的比较 93

1.西藏其他地区的民居 93

2.阿里碉房民居与其他藏区民居比较 99

第五章 阿里洞窟寺庙及其他洞窟建筑 101

第一节 洞窟类寺庙 102

1.苯教修行洞 102

2.佛教洞窟 107

3.实例 111

第二节 其他洞窟建筑 116

1.古格洞窟宫殿 117

2.暗道 118

3.议事厅 120

4.仓库 121

5.监牢 123

6.藏尸洞 123

第六章 阿里寺庙建筑 125

第一节 阿里寺庙建筑的特点 126

1.寺庙建筑的组成 126

2.寺庙的选址与布局 127

第二节 托林寺 129

1.历史沿革及其宗教地位 130

2.建筑及其布局 131

3.建筑构件及装饰艺术 141

第三节 科迦寺 144

1.历史沿革及其宗教地位 145

2.建筑及其布局 146

3.建筑特点 150

第四节 古格故城中的寺庙建筑 152

1.历史沿革及其宗教地位 152

2.建筑及其布局 152

第五节 玛那寺 163

1.建筑及其布局 164

2.寺庙与村庄的关系 167

第六节 扎西岗寺 168

第七节 阿里佛塔 171

1.塔的分类 171

2.阿里佛塔 174

第七章 阿里村落的选址与布局 179

第一节 村落的选址与影响因素 180

1.村落的选址理念及类型 180

2.村落选址的影响因素 188

第二节 村落的总体布局 190

1.布局形态 190

2.村落空间生成的影响因素 192

3.空间节点 194

4.边界 196

第三节 其他附属建筑或构筑 196

1.玛尼堆 197

2.风马旗 198

3.转经房和转经廓 199

4.煨桑炉 201

5.喇嘛塔 201

第四节 典型村落分析——科迦村 202

1.科迦村概况 202

2.科迦村聚落与民居 204

3.科迦村乡土建筑文化特征 207

第八章 阿里传统建筑与喜马拉雅文化的联系 211

第一节 喜马拉雅区域文化 212

1.区域概况 212

2.区域联系 216

第二节 喜马拉雅区域的宗教艺术 219

1.犍陀罗艺术 219

2.马图拉艺术 221

3.萨尔纳特(鹿野苑)艺术 222

4.克什米尔艺术 222

5.波罗艺术 223

第三节 喜马拉雅山脉的藏式寺庙 224

1.阿奇寺——拉达克地区 225

2.塔波寺——喜马偕尔邦地区 228

3.虎穴寺——不丹 232

4.藏式建筑特点 233

第四节 阿里乡土建筑的价值和未来 234

1.阿里乡土建筑的价值体现 234

2.阿里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35

3.传统建筑技术的传承 238

4.洞窟建筑的自我更新 239

图片索引 242

参考文献 257

附录一 阿里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66

附录二 阿里地区寺庙、拉康总表 269

附录三 阿里地区文物单位统计 272

附录四 阿里调研日志 27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