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朱生豪的文学翻译研究
  • 作 者:朱安博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8085242
  • 标注页数:259 页
  • PDF页数:2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2 ≥25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百年朱生豪 1

引言 1

第一章 朱生豪的莎剧翻译 7

第一节 朱生豪的文学成就与译莎之道 7

第二节 朱生豪的译莎动力与译著出版情况 25

一、之江才子 25

二、爱国情怀 27

三、以生命来翻译莎剧 30

四、莎剧的出版发行 31

第三节 朱生豪的译作评说 33

第二章 朱生豪的翻译思想研究 38

第一节 朱生豪的莎剧研究 38

一、纵向比较研究 39

二、横向比较研究 41

第二节 朱生豪的翻译思想解读 44

第三节“神韵说”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47

第四节 朱生豪翻译思想的实践 54

一、“志在神韵”的翻译原则 54

二、朱生豪莎剧翻译的文体风格 57

第三章 朱生豪莎剧翻译的语言特色与风格 60

第一节 朱生豪翻译的重韵特点 62

第二节 朱生豪翻译的韵律节奏 68

第三节 朱生豪译文中的四字短语 79

第四节 朱生豪的误译 95

第四章 朱生豪莎剧翻译与中国古诗的互文性 101

第一节 朱译莎剧中的中国古诗 101

第二节 互文性理论 103

第三节 互文性与朱译莎剧中的中国古诗 105

一、墓志铭 106

二、书信 110

三、歌谣 113

四、结束语 116

第五章 朱生豪莎剧翻译的美学观 125

第一节 朱生豪莎剧翻译的审美客体特征 125

一、语音层的审美特征 125

二、词汇层的审美特征 129

三、句段层的审美特征 133

四、莎剧的审美意蕴 135

第二节 朱生豪莎剧翻译的审美主体特征 138

一、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 138

二、审美结构 141

第三节 朱生豪“物我合一”的审美再现 143

一、“览”“读”并重的美学感知 144

二、“主体忘我”的凝神观照 145

三、“物我合一”的感同身受 147

第四节 朱生豪的翻译审美再现:“随物赋形”的动态模仿 149

一、文学形式美的动态模仿:随物赋形 152

二、意境之美的动态模仿 155

第五节 朱译莎剧中的美学追求 158

第六章 基于语料库的朱生豪莎剧翻译研究 165

第一节 语料库和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 165

第二节 语料库在朱译莎剧翻译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170

一、译学研究语料库的种类 171

二、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75

第三节 个案分析:基于语料库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妇人》三译本对比研究 181

一、语料库与检索方案 181

二、语料库检索、统计结果分析 184

第七章 互为参照的莎译研究 196

第一节 朱生豪和梁实秋的文学观 197

一、朱生豪秉承“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 198

二、梁实秋强调文学的“贵族性” 199

三、文如其人,译如其文 200

第二节 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 202

一、相同之处 203

二、不同之处 205

三、翻译的实践 210

第三节 朱生豪和梁实秋翻译策略的不同选择 216

一、归化异化的意义 217

二、归化与异化在译作中的体现 220

第八章 翻译文学视野下的朱译莎剧研究 229

第一节 朱生豪莎剧翻译的文化视角研究 229

一、朱生豪莎剧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229

二、朱生豪莎剧翻译的文化语境 232

第二节 译介学与翻译研究 234

一、译介学的概念 234

二、译介学与翻译研究 236

三、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的区别 237

第三节 从朱译莎剧的文学翻译转向翻译文学研究 240

一、翻译文学的归属 240

二、莎剧研究中翻译文学的缺失 242

三、莎剧研究中翻译文学的意义 244

结语 247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5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