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1016232
- 标注页数:321 页
- PDF页数:43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7 ≥32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言 1
壹 综述 3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3
二、发掘经过 4
三、地层堆积与遗址分期 10
贰 山城调查与试掘 13
一、形制与布局 13
二、城墙 13
(一)南墙 13
(二)东墙 16
(三)北墙 23
(四)西墙 23
(五)山上东北谷一号、二号墙 25
1.一号墙 25
2.二号墙 26
(六)筑墙石料 26
三、城门 29
(一)南门 29
(二)东门 30
(三)西门 33
1.西门及其附属设施 33
2.遗物 33
四、道路 42
(一)城内主要道路 42
1.西门至瞭望台 42
2.山顶环山道路 42
3.西门至东门 42
4.沿墙道路 42
5.石阶 43
(二)城外主要道路 43
1.西门至刘家沟 43
2.西山梁至刘家沟 45
3.西门至南门 45
4.东门至浑江右岸 45
五、瞭望台 45
六、水源 45
(一)蓄水池与遗物 45
1.蓄水池 45
2.遗物 47
(二)泉眼 48
叁 城内发掘 49
一、第一期文化遗存 49
(一)遗迹与遗物 49
(二)采集遗物 51
二、第二期文化遗存 53
(一)遗迹与遗物 53
(二)地层遗物 64
1.陶器 64
2.石器 67
3.铜器 71
(三)采集遗物 71
三、第三期文化遗存 72
(一)遗迹与遗物 72
1.大型建筑址 72
2.房址 72
3.灰坑 77
(二)地层遗物 80
四、第四期文化遗存 82
(一)遗迹与遗物 83
1.大型建筑址 83
2.Ⅰ类房址(兵营) 95
3.Ⅱ类房址(哨所) 142
4.Ⅲ类房址(居住址) 153
5.灰坑 164
6.铁器窖藏 168
(二)地层遗物 184
1.陶器 184
2.石器 198
3.铁器 198
4.铜器 212
(三)采集遗物 215
附:地层出土渤海时期遗物 219
五、第五期文化遗存 219
(一)遗迹与遗物 219
1.房址 219
2.灰坑 258
(二)地层遗物 261
1.陶器 261
2.瓷器 267
3.铁器 267
4.其他 278
(三)采集遗物 279
肆 问题的讨论 284
一、各期文化特征及其年代 284
(一)第一期文化 284
(二)第二期文化 285
(三)第三期文化 286
(四)第四期文化 287
(五)第五期文化 290
二、山城构筑特点及防御体系 291
(一)构筑特点 291
(二)防御体系 293
三、关于高句丽初期王都的探讨 293
(一)高句丽建国立都的物质遗存 294
(二)城墙构筑形态的原始性 294
(三)建都前和迁都后文化遗存的分析 295
(四)五女山周围高句丽早期遗迹的分析 295
(五)文献记载的印证 296
附表 五女山城发掘遗迹登记表 298
附录 桓仁县下古城子高句丽城址1998年调查与试掘报告 304
一、城址形制与城墙结构 305
二、城内遣迹与遗物 307
(一)H1及其遗物 307
(二)采集遗物 308
三、小结 314
后记 316
英文提要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