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文明大趋势 中华文明及其命运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文明大趋势  中华文明及其命运
  • 作 者:苏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448312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自序 1

上篇 从文明传播角度看中国史导言 3

第一章 概说早期中国文明史 7

第一节 来源不明的“三代” 7

第二节 奠定中国文化基础的秦汉 10

第三节 混乱中的中国文明东南移 22

第四节 辉煌的隋唐时代 26

第二章 最近1000年中国历史的形成 31

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上是否先进过 31

第二节 “崖山之后”的必然命运 34

第三节 不能分拆的元、明 39

第四节 “末代”命运不只属于清朝 45

第三章 中国文明发展中的一些现象 51

第一节 中国史前缺乏石材建筑说明史前文明落后 51

第二节 中国古都发展史昭显中国文明东南移趋势 55

第三节 中国文明南移例证 61

第四节 文明传播规律与摄影术传播案例 69

中篇 欧美现代化过程导言 75

第四章 欧洲诞生大事记 81

第一节 8世纪:欧罗巴、基督教与神圣罗马帝国 81

第二节 9世纪:北欧海盗时代 83

第三节 10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出现 85

第四节 11世纪:基督教与欧洲社会 86

第五节 基督教与欧洲政治 90

第六节 英国文明的历程 91

第七节 欧洲大学的出现 95

第八节 12世纪:东征与东西文明的交流 96

第九节 中世纪的基督教 98

第十节 13世纪:骑士精神、自由城市大联盟及英国的崛起 99

第十一节 14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文艺复兴运动 106

第十二节 15世纪:中世纪的结束与现代文明的发端 109

第十三节 16世纪:宗教改革与科技文明的开始 114

第十四节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文明的飞跃 117

第五章 欧洲近代史札记 121

第一节 欧洲近代史划分 121

第二节 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 124

第三节 回顾欧洲现代化起点 127

第四节 当彼得大帝遭遇康熙 138

第五节 启蒙运动与当时的中华帝国 143

第六节 法国大革命及其余波 149

第七节 工业革命与现代文明 158

第八节 西方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 164

第九节 1848年欧洲革命及英国特性 166

第十节 19世纪欧洲的城市化 171

第十一节 民族主义与德国崛起 179

第十二节 19世纪晚期欧洲激进社会思潮 185

第十三节 新帝国主义及童子军 189

第十四节 “一战”前后的欧洲大陆 194

第十五节 “一战”后中东欧与犹太人问题 201

第十六节 和平,你好! 208

附:美洲现代化两例 217

下篇 学生变老师:日本的崛起导言 225

第六章 古代日本 227

第一节 日本最初的历史 227

第二节 一个隐蔽的大国 230

第三节 天皇制与政治传统 231

第四节 日本封建贵族与武士精神 232

第五节 日本宗教的社会影响 233

第六节 与欧洲近似的日本国民性 233

第七节 日本人的独特审美 234

第八节 日本文学与女性地位一瞥 236

第九节 13世纪后日本的转折 237

第七章 最近500年 239

第一节 日本与西方的接触 239

第二节 日本的儒学与教育 243

第三节 “明治维新”前夜的社会背景 244

第四节 国门大开:“明治维新”的开启 245

第五节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何在 246

第六节 明治维新时的政治与社会 247

第七节 改革进入深水区 248

第八节 1900年前后,日本进入工业化时代 248

第九节 20世纪的日本:大战将至 250

第十节 “二战”后的日本“和平改造” 251

第十一节 1950年代:转机与崛起 253

总结 255

附录:围绕科学与文化的杂思 261

第一节 欧洲现代化与基督教 261

第二节 影响文明与科学的可能因素 266

第三节 神奇的数字与数学 269

第四节 全球文明数据中的中国 273

第五节 中国的语言文字与科学 277

第六节 有关教育 280

第七节 审美、色彩与科学 283

跋 289

参考书目 29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