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武周时期的佛教造型  以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的浮雕石佛群像为中心
  • 作 者:杨效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1036097
  • 标注页数:488 页
  • PDF页数:51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14 ≥48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 前人的研究方法 1

二 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5

三 现存武周时期的佛教造型 9

四 长安光宅寺七宝台浮雕石佛群像的意义 18

五 本书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21

第一章 佛教建筑与造型 29

第一节 寺院建筑 29

一 寺院布局特征 29

二 建筑物形制 38

三 石质纪念性物品 49

四 石佛像 99

第二节 石窟建筑 113

一 石窟建筑类型 113

二 石窟造像:以龙门石窟为中心 127

第二章 武周风格 151

第一节 隋代长安造像的多样性与融合性 151

一 6世纪50年代的四个地域风格 151

二 隋代长安造像的多样性与融合性 169

第二节 两京地区武周风格的形成 172

一 长安 172

二 洛阳 185

第二节 武周风格的传播和影响 195

一 中原:以山西省为中心 195

二 河西:以敦煌为中心 200

三 西南:以四川省为中心 202

四 东亚地区 204

第三章 图像学研究 214

第一节 降魔印佛像 214

一 前人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214

二 图像渊源及从印度的传入路线 218

三 时代性及地域性特征 230

四 武周时期降魔印佛像的尊格探讨 248

第二节 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256

一 前人研究及存在问题 256

二 经典、文献所见十一面观音信仰 256

三 造型 263

四 性质:礼拜像与护法神 276

第四章 七宝台浮雕石佛群像的风格及复原研究 295

第一节 图像分类及风格分期 295

一 前人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295

二 始建期 300

三 修补期 342

第二节 始建期七宝台浮雕石佛群像的复原研究 358

一 复原的参考作品 358

二 七宝台奉纳石塔的建筑和图像程序 363

第三节 从七宝台看武周长安年间的佛教视觉文化 365

一 光宅寺的伽蓝布局 365

二 七宝台所代表的佛教视觉文化 371

第五章 武周时期两京地区的佛教视觉文化 383

一 要素 384

二 分期 384

三 机制 393

四 印度佛教视觉文化的传入及影响 398

附表 404

参考文献 472

后记 486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