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技术
  • 作 者:张冬泉,鄂明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30510082
  • 标注页数:289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技术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制造 1

1.1.2 制造业 2

1.1.3 制造技术 2

1.1.4 制造系统 3

1.2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及其发展 4

1.2.1 制造业及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4

1.2.2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1.2.3 装备制造业与制造装备 7

1.3 制造自动化技术与自动化制造系统 8

1.3.1 机械化与自动化 8

1.3.2 制造自动化技术 9

1.3.3 自动化制造系统 10

1.3.4 实现制造自动化的条件 13

1.4 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 14

1.5 本书的结构 17

思考题 18

第2章 加工自动化设备 19

2.1 加工自动化设备概述 19

2.2 组合机床 22

2.3 自动化生产线 26

2.4 数控机床 31

2.4.1 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 32

2.4.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32

2.4.3 数控机床的组成 33

2.4.4 数控机床的分类 36

2.4.5 数控机床的特点 40

2.5 加工中心 42

2.5.1 加工中心的概念和特征 42

2.5.2 加工中心的组成 42

2.5.3 加工中心的分类 45

思考题 48

第3章 工业机器人 50

3.1 工业机器人概述 50

3.1.1 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50

3.1.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51

3.1.3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53

3.1.4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56

3.2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 62

3.2.1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自由度 62

3.2.2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与坐标系 63

3.2.3 工业机器人手臂 63

3.2.4 工业机器人手腕 65

3.2.5 末端操纵器 65

3.3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69

3.3.1 工业机器人对驱动系统的要求 69

3.3.2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69

3.3.3 工业机器人驱动与传动机构 70

3.3.4 工业机器人的制动 74

3.4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74

3.4.1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 75

3.4.2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75

3.4.3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76

3.4.4 工业机器人的几种典型控制方法 77

3.5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79

3.5.1 搬运机器人及其应用 80

3.5.2 焊接机器人及其应用 81

3.5.3 喷涂机器人及其应用 84

思考题 87

第4章 物料储运自动化技术 88

4.1 概述 88

4.2 物料输送装备 89

4.2.1 输送机 89

4.2.2 随行夹具 94

4.2.3 随行工作台站 96

4.2.4 有轨运输小车 96

4.2.5 自动导引小车 98

4.2.6 移载机 104

4.3 物料交换装置 105

4.3.1 托盘交换装置 106

4.3.2 上下料机械手 107

4.3.3 上下料装置 109

4.4 物料存储自动化与自动化立体仓库 120

4.4.1 物料存储自动化技术概述 120

4.4.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121

4.4.3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构成 126

4.4.4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总体布局 129

思考题 132

第5章 装配自动化技术 134

5.1 装配技术基础和装配自动化技术概述 134

5.1.1 装配的基本概念 134

5.1.2 装配精度 135

5.1.3 连接方法及其自动化 135

5.1.4 装配自动化的意义及现状 139

5.1.5 装配自动化的内容和条件 140

5.2 自动装配工艺 142

5.2.1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依据和原则 142

5.2.2 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 142

5.2.3 零件结构对装配自动化的影响 145

5.2.4 自动装配工艺设计的一般要求 149

5.3 自动化装配设备 152

5.3.1 装配设备分类 152

5.3.2 装配机 153

5.3.3 装配工位 160

5.3.4 装配间 162

5.3.5 装配中心 165

5.3.6 装配系统 165

5.3.7 自动化装配设备的选用 167

5.4 装配机器人 169

5.4.1 装配机器人的分类 169

5.4.2 装配机器人的结构 169

5.4.3 装配机器人系统 171

5.4.4 装配机器人实例 175

5.5 自动装配线实例 178

5.5.1 概况 178

5.5.2 机器人 180

5.5.3 周边装置 181

5.5.4 安全措施 181

思考题 182

第6章 自动化集成技术 183

6.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83

6.1.1 顺序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184

6.1.2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186

6.1.3 PLC的定义、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91

6.1.4 PLC编程控制 195

6.1.5 PLC网络通信 200

6.1.6 STEP 7系列开发软件 204

6.2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206

6.2.1 现场总线综述 206

6.2.2 现场总线技术基础 213

6.2.3 常见的现场总线技术 219

6.2.4 PROFIBUS总线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225

思考题 226

第7章 自动化制造系统 229

7.1 成组技术 229

7.1.1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29

7.1.2 零件的相似性与零件族 230

7.1.3 零件的分类编码技术 233

7.1.4 生产流程分析法 238

7.1.5 单元制造 246

7.1.6 成组技术的应用及应用效果分析 253

7.2 柔性制造单元 258

7.2.1 概述 258

7.2.2 柔性制造单元的组成形式 258

7.3 柔性制造系统 260

7.3.1 柔性制造技术概述 260

7.3.2 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 263

7.3.3 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 264

7.3.4 柔性制造系统的加工系统 265

7.3.5 柔性制造系统的物流系统 270

7.3.6 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278

7.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80

7.4.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280

7.4.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280

7.4.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组成 282

7.4.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集成技术 284

思考题 285

参考文献 28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