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施善与教化  明清的慈善组织
  • 作 者:梁其姿著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3157969
  • 标注页数:361 页
  • PDF页数:36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9 ≥3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研究的角度 2

二、要探讨的问题 3

三、其他值得注意的相关历史现象 5

四、中国与江南社会 6

五、所用资料 6

第一章 明末以前的慈善——观念与制度变化 9

一、古代的贫穷观念 10

二、身份等级与经济地位的关系 13

三、小结:社会文化身份与经济地位关系的暧昧性 18

四、慈善组织的历史 19

第二章明末清初民间慈善组织的兴起 36

一、明末善会的兴起 36

二、善会兴起的原因 39

三、明末清初“善人”的背景及活动 60

第三章慈善组织的制度化(1655—1724) 68

一、明清慈善组织的过渡——扬州育婴社的例子 68

二、清初慈善机构的发展及制度化 72

三、清初期善堂的理想 81

四、“妇女慈仁”之政:中央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态度 93

第四章慈善机构的“官僚化”(1724—1796) 98

一、官方的积极介入 99

二、新的同善会——与明末截然相异的意识形态 110

三、官僚与地方慈善家的关系 116

四、小结 122

第五章乾隆中期以来慈善机构的“儒生化”——惜字会与清节堂的例子 125

一、惜字会 126

二、清节堂 148

三、本章小结 173

第六章嘉庆以来慈善组织与小社区的发展 175

一、配合家庭制度的保婴会 176

二、施棺及综合性善堂的发展 203

结论 224

一、慈善组织是“福利国家”的前身吗? 225

二、慈善组织的领导层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儒生化”的发展 229

三、公共范围与公民社会的争论 232

附录 “明清慈善活动(公元1600—1850)”研究计划报告 239

附表一 育婴堂 243

附表二 清节类善堂 270

附表三 施棺类善堂 276

附表四 综合性善堂 292

附表五 方志 301

参考书目 337

著作目录 359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