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日近代钢铁技术史比较研究 1868-1933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日近代钢铁技术史比较研究  1868-1933
  • 作 者:张柏春丛书主编;方一兵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288160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引言 1

第一章 西式钢铁技术开始向东亚的转移——日本官营釜石铁厂与中国青溪铁厂 9

第一节19世纪中期的技术概况 10

第二节 釜石铁厂及其技术引进 14

第三节 青溪铁厂及其技术引进 22

第四节 中日早期阶段技术转移之比较 28

第二章 首次大规模的技术转移——中国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八幡制铁所(1889—1911) 33

第一节 汉阳铁厂初创期的技术引进 34

第二节 日本八幡制铁所初创期的技术引进 49

第三节 两国初次大规模技术引进之比较 70

第四节 汉阳铁厂的技术改造与扩建 73

第五节 八幡制铁所第一期技术改造与扩建 90

第六节 两国技术适应性改造的比较 104

第三章 相互影响下的不同命运——汉冶萍公司与八幡制铁所(1911—1933) 109

第一节 大冶铁厂的技术引进 109

第二节 八幡制铁所第二、三期扩张 119

第三节 比较:技术的不同发展轨迹与命运 133

第四章 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发展——宏观的视角 147

第一节 中国钢铁工业的兴办与技术 147

第二节 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技术 178

第三节 比较:两国近代工业化与技术的不同特征 204

第五章 中日近代钢铁技术支撑体系 208

第一节 中国近代钢铁技术支撑体系 208

第二节 日本近代钢铁技术支撑体系 217

第三节 比较:两国技术支撑体系的不同作用 237

第六章 结语:国家、工业化、人与技术的发展 242

第一节 国家视野下的钢铁工业化 242

第二节 技术系统的不同发展动力 250

第三节 关于日本对中国殖民地的技术影响 255

第四节 关于人与技术发展的微观解读 257

参考文献 261

后记 276

图目录 278

表目录 28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