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  L
  • 作 者:沈小玲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05024
  • 标注页数:560 页
  • PDF页数:57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71 ≥5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一、居民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 1

二、信息消费的社会效用 4

三、选题意义 10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5

第二节 国内外信息消费研究综述 22

一、国外信息消费相关研究综述评价 23

二、国内信息消费研究现状综述评价 35

第二章 信息消费相关基础理论 56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商品 56

一、信息的概念 56

二、信息商品的概念 63

第二节 信息消费概念与内涵 79

一、信息消费的含义 79

二、信息消费的分类及统计类别 86

三、信息消费的基本特征 89

四、信息消费的机理 101

第三节 情报学视角的信息行为理论 106

一、信息需求基本理论 107

二、信息寻求行为理论介绍 113

第四节 信息经济学视角的信息消费行为 119

一、信息消费需求 120

二、信息消费需求一般规律 128

三、信息消费行为特点 137

第三章 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经济研究 141

第一节 信息消费计量模型的建立 141

一、基于实证研究的信息消费计量模型 142

二、引入时间约束的信息消费理论模型 189

三、基于效用分析的信息消费充分预算约束模型 198

第二节 信息消费与经济发展 205

一、信息消费与宏观经济 205

二、信息消费与微观经济 216

第四章 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 220

第一节 影响信息消费的主体因素分析 221

一、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225

二、信息素质因素 240

三、信息消费心理因素 247

第二节 影响信息消费的客体因素分析 254

一、信息商品效用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54

二、信息商品质量对消费效用的影响 255

三、信息商品价格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60

四、信息商品的替代品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66

五、信息商品的共享性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67

第三节 影响信息消费的环境因素分析 267

一、信息环境与信息消费环境概念 267

二、信息技术环境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69

三、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73

四、信息市场环境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76

五、社会宏观环境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284

第五章 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与消费力 287

第一节 居民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287

一、信息消费统计指标体系探讨 287

二、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指标确定 293

第二节 居民信息消费力 299

一、信息消费力的特性 300

二、信息消费力评价 301

第三节 居民信息消费水平与结构现状 309

一、基于价值形态的信息消费水平与结构 309

二、基于实物形态的信息消费水平与结构 315

三、各地区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比较 330

四、基于可支配时间的信息消费水平 337

五、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国际比较 347

第六章 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特点与问题思考 358

第一节 居民信息消费发展的特点 358

一、网络信息消费快速发展 358

二、网络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 371

三、传统信息消费特点 379

四、信息消费增长特点 382

第二节 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89

一、信息消费水平不均衡 389

二、信息消费过程中的问题 399

三、信息消费异化 407

四、信息服务管理水平落后 413

第七章 提高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对策分析 431

第一节 提高居民个体信息消费能力 431

一、加强信息社会公民素质的培养 431

二、构建完善信息素质教育体制 436

第二节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445

一、大力发展信息内容产业 445

二、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 457

第三节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 484

一、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 484

二、注重现代信息服务实践问题的研究 492

三、打造信息服务知名企业 506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 510

一、加强信息商品市场的调控 510

二、健全信息服务政策与法规体系 515

三、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 523

四、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527

主要参考文献 547

购买PDF格式(1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