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大都会中的一颗闪亮明珠  广州增城市中新镇经济社会调研报告
  • 作 者:香伶,罗明忠等著;刘树成,吴太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1702
  • 标注页数:232 页
  • PDF页数:24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5 ≥2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广州增城市概况 1

第一节 增城市的人文历史与社会发展概况 1

一 历史沿革 2

二 人居环境 4

三 交通状况 9

四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10

五 社会保障与医疗卫生 11

六 人口与计划生育 12

七 行政区划及机构设置 17

第二节 增城市的经济发展概况 18

一 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19

二 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29

三 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 32

四 农业发展概况 33

第二章 增城市中新镇概况 35

第一节 中新镇的人文历史地理 35

一 历史沿革 36

二 自然条件 37

三 文化发展 41

四 人口情况 44

五 社会事业 56

六 机构编制 57

第二节 中新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58

一 并镇的经济背景 58

二 镇区合并前的中新镇社会经济概况 62

三 镇区合并后的中新镇社会经济概况 68

四 并镇后的经验总结:“十个大战略”的实践 78

附表:中新镇2010年度获奖情况 81

第三章 极具潜力的都市农业 82

第一节 概况 82

一 都市农业的内涵 82

二 中新镇都市农业发展概况 86

第二节 主要做法和成效 92

一 调整农产品结构,搞好“一村一品”优质品牌 93

二 做好农超对接工作 93

三 利用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 93

四 做好项目基地规划申报 94

五 持续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95

六 利用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 95

第四章 绿色发展的现代工业 97

第一节 概况 97

一 绿色工业与绿色发展 97

二 中新镇工业发展概况 104

第二节 主要做法与成效 105

一 主要做法 105

二 主要成效 110

三 未来发展战略与目标 117

第五章 欣欣向荣的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120

第一节 第三产业的发展 120

一 并镇以来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120

二 未来发展战略与目标 121

第二节 房地产业的发展 124

一 中新镇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125

二 典型案例 126

第三节 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130

一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130

二 中新镇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134

三 典型案例 136

第六章 快速发展的社会事业 137

第一节 成效显著的文教卫生事业 137

一 教育事业 137

二 文化事业 144

三 卫生事业 148

四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149

第二节 快速发展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事业 161

一 劳动就业 161

二 社会保障 163

附件 增城市中新镇农村文化室管理员管理办法 165

第七章 改革创新的社会管理 168

第一节 社会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 168

一 管理机构设置 168

二 镇、村管理制度 168

第二节 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176

一 中新镇社会管理的概况 176

二 中新镇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179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88

一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188

二 加快新农村建设 189

三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91

第四节 以人为本,和谐拆迁 202

一 中新镇和谐拆迁概况 202

二 和谐拆迁的基本经验总结 203

附件1 聘请特邀调解员合同书 210

附件2 中新镇特邀调解员制度实行三年显成效 211

附件3 广汕公路改造工程(中新路段)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211

第八章 未来发展之路 226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 226

一 指导思想 227

二 发展目标 227

第二节 基本思路 227

一 坚持新城带动,打造发展载体平台 227

二 坚持产业带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28

三 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228

四 推进城乡统筹,增添农村发展活力 229

五 实施富民惠民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230

六 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机制,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水平 231

后记 23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