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张继庆,冯纯江,杜德勋等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311439
- 标注页数:145 页
- PDF页数:15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3 ≥1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一 前人研究概况 2
二 有关地层划分对比的几点说明 4
第一部分 四川盆地早二叠世碳酸盐沉积相及风暴沉积作用 11
第一章 碳酸盐岩的成因类型及环境分析 11
第一节 底部牵引流形成的泥晶一骨屑灰岩 13
一 结构组分特征 13
二 生物组合特征 13
三 沉积一成岩构造特征 14
四 主要岩石类型简述 14
第二节 风暴流沉积的泥晶一骨屑灰岩 15
一 风暴岩的特征及鉴别标志 16
二 风暴岩类型及其剖面结构 20
三 风暴岩的纵向发育情况及其区域变化 24
四 风暴岩沉积时的古地理背景及水动力分析 26
五 风暴沉积模式 27
第三节 重力流沉积的滑塌角砾岩 28
一 塌积角砾岩 28
二 滑积角砾岩 31
第二章 区域沉积相及古地理分析 33
第一节 沉积相、古地理划分及综合沉积模式 33
第二节 区域沉积相演化及平面展布特点 37
一 编图方法及编图单元的选择 37
二 沉积旋回及相的平面展布特点 38
第三节 区域古地理轮廓 48
一 四川陆棚与上扬子及中国南方海域的关系 48
二 早二叠世四川盆地边缘不存在稳定古陆 49
三 陆棚边缘性质 53
第四节 沉积模式及环境分析 56
一 相模式探讨 56
二 陆棚环境分析 57
第三章 碳酸盐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其与油气生储的关系 62
第一节 有利生油的地区和层位 62
一 本区早二叠世沉积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地质前提 62
二 有利的生油岩类及相带 62
三 有利的生油地区和层位 63
第二节 成岩作用组构特征及其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64
一 成岩作用阶段及成岩环境 64
二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组构特征 65
三 成岩作用序列 71
第三节 有利储集的地区和层位 73
一 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及其储集性 73
二 有利储集的地区及层位 73
结论 75
参考文献 77
第二部分 四川盆地及边缘地区早二叠世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82
一、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 82
(一)主要剖面的描述和划分 82
(二)关于下二叠统顶、底界线的划分 93
(三)关于下二叠统“阶”和时间带的划分 94
(四)关于区内下二叠统与邻区的对比 95
二、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 97
(一)关于?类的生物地层单位 97
(二)关于牙形石的生物地层单位 98
(三)关于腕足类的生物地层单位 98
三、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 100
(一)岩石地层“组”的划分 100
(二)岩石地层“段”的划分 100
(三)岩石地层“段”的生物对比 102
参考文献 105